时事议题:重??u租置计划争议(组图)

发布 : 2021-4-15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部分租置屋?2020年4月起逆市增加管理费,其中将军澳宝林?(图)加20%。有受影响业主批评加幅过高,公屋联会提醒有意购买租置货尾单位者,应留意屋?状?及相关支出。



英国转租为售计划



(明报制图)





【明报专讯】租者置其屋计划(下称租置计划)于1998年初??u出,指定公屋屋?租户可购买现居单位。计划于2005年8月终止,但现居于租置屋?的租户仍可购买其租住单位。坊间一直有声音希望政府重??u租置计划,以助更多人置业。

房委会2021年首次将约800伙现有租置计划回收的单位纳入2021年期绿置居计划,供绿表公屋户申请,位置及售价待定。消息称,租置单位售价会按现时原有定价机制,截至2021年1月,未售的租置单位定价介乎14万至126万元,折扣率介乎市值82%至85%。

◆知识增益

英国转租为售计划

英国政府分别于2014及2016年,??u行「转租为售计划」(Rent-to-Buy Scheme)及「2016-2021共享业权及可负担居所计划(Shared Ownership and Affordable Homes Programme 2016 to 2021)。前者为在职家庭提供低于市值租金的租住房屋,助他们储蓄置业首期所需资金,后者为市民提供共享业权房屋,用户可先透过按揭购买物业的部分业权,并就馀下业权缴付租金,日后再购买业权至完全拥有。

◆重??u租置计划争议

支持:

不影响公屋供应

团结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叶文祺与助理研究员黄乐妍撰文称,翻查资料发现每年实际可供编配的回收公屋单位只有5400个,远较政府预计数字小。他们认为,透过循序渐进方式重??u租置计划,估算受影响的每年实际可供编配回收单位量仅为170个,对公屋供应影响轻微。

租置计划提升市民资产

就租置公屋的管理困难,叶文祺及黄乐妍建议政府参考新加坡的模式,以「大业主」的身分向租置单位业主收取管理费,并全权负责租置屋?的管理事务以解决问题。二人指出,出售公屋有助缩窄贫富差??o?J??让基层家庭借助楼价上升来达到资产升值,改善生活条件。

香港大学首席副校长王于渐表示,目前公屋价值效率不能体现和提升,如果容许公屋出售转让,预期可以创造逾4万亿元财富资源,一部分是库房收入,一部分由居民享有。假设有序??u出公屋单位,每年??u2.5万个,对楼市不会有大影响。

反对:

拉长公屋轮候时间

截至2020年12月底,共有逾25.3万宗公屋轮候申请,一般及长者一人申请者平均轮候时间分别为5.7年和3.4年,均为逾21年以来最高。运输及房屋局长陈帆2020年10月在网志称,过去5年平均每年约有2.6万个公屋单位编配予公屋申请者,当中约1.2万个为回收单位。他称由于可供建造公屋的土地有限,如大规模重??u租置计划,将令公屋供应减少,令公屋轮候时间愈来愈长。

管理与保养困难

由于租置计划的单位业主与房委会租户共住同一屋?,形成混合业权,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立?x??议员谢伟铨撰文指出,新冠病毒疫情下,社会关注屋?室内渠管和排气系统问题,惟不少相同设计的旧式屋?均为租置屋?,具混合业权引伸的复杂管理维修问题。对于未售出的单位,其业主为房委会,其保养维修的责任和成本由房屋署负责;但若然单位已售出,屋主便需承担有关责任。是次防疫工作中,倘若私人业主不合作做检查,卫生风险难以完全解除。

.置业困难(图)

■模拟试题

◆资料A:图表

.1997至2019年本地自置居所户主特徵变化(表)

.2019年自置居所户主、租户与年轻人收入中位数比较(表)

◆资料B:评论撮要

买楼也未必是一定要做的事,只要你的资本有更好的出路。因为买楼需要首期,更需要定期供款,而这些资金是有其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只要「持仓」其他回报比投资楼更高的资产,其利益可以补偿「沽空」楼市的损失,那这个策略仍然可以是最佳策略,例如是投资在知识、学业、专长的生意、高回报股票等等。最重要是在有意识地走自己认为最有价值,最高回报的路,不论回报以快乐、金钱、关系等不同形式出现。

资料来源:徐如林〈年青人拒做楼奴 是庾x??还是孩子气?〉,思考香港

◆资料C:评论撮要

香港是全球第一置业困难的地方,以入门级别的二手私人住宅来说,一个400万元单位,负担已经是月入3万元两人青年家庭的11.1倍。以国际3至3.5倍才算合理来计,超标非常严重。这些家庭的入息本应落入资助房屋类别,但资助房屋供应太少,这些青年家庭若事业难望向上发展,出路可能是一人辞职,以便向下流住公屋,才可真正「上流」。各青年组别的置业率都跌破50%,足证大部分不动产都集中在中年及老年人身上。

全球劳动市场竞争激烈,工资增长落后,专业人士进修及获得事业回报之路比上一代长,工作「弹散化」(弹性及零碎化)使青年难以规划职业。没有稳定工作和事业发展,银行按揭要打折。想到朝不保夕、事业不稳,青年难以承受长达20至30年的置业风险。

资料来源:阮颖娴〈回归以来青年置业最难〉,《明报》,2017.12.19

■资料回应题

(1) 描述资料A表一所反映的特徵。

(2) 资料A数据如何反映资料C提及的两个住屋现象?

◆延伸回应题

(3) 「政府??u出政策助青年置业,有效助青年向上流。」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此说法?解释你的答案。

(答题指引见另文)

■相关概念

分配公义(distributive justice)

公众利益(public interest)

生活素质(quality of life)

[通通识 第7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