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关怀基层 打电话诉苦同声同气(图)

发布 : 2021-10-25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班有心的基层街坊包括阿包(左起)、燕萍、KK、阿芳及Cindy,今年先后加入基督教关怀无家者协会的电话义工小组,每周到中心致电联络基层街坊,听他们诉苦,也为他们解决难题。(朱安妮??o?J??


【明报专讯】疫情无奈令人与人减少接触,使社会服务受影响,一班基层街坊今年初起成为基督教关怀无家者协会义工,协助社工重新连系不少疫下失去联络的街坊。他们每周致电关怀长沙湾及深水?区基层,凭?相近背景与经历,隔?电话令不少街坊打开心扉,为他们解难,也听他们诉苦。有义工曾露宿街头,有的栖身板间房,面对生活困苦,仍不失关怀别人的心,将经历化为对同路人的祝福。

小组有7至8名义工,接受协会基本训练后,每周到中心分组致电街坊,虽然不时「食白果」,但不少街坊由最初寡言,到后来渐渐愿意分享。义工会记录他们的健康、工作、经济等情?,有需要再交社工跟进。

七旬曾露宿 「做义工后生卅年」

曾露宿街头、74岁的阿包加入小组后细听街坊诉说失业困境、对政府不满、疫下医院探访困难等,若找到话题,「一小时都倾唔完」,「有些长者家里得四幅墙,甚至墙都没有,收到电话不知几开心,最紧要用个心关心他们」。除了与街坊建立友情,阿包说自己也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愈做愈开心,好似后生了30年」,盼日后能与曾倾谈的街坊碰面。

由社会怨气谈到?房租管,70岁的KK滔滔不绝,这份对社会的了解使他致电街坊总能打开话匣子,住板间房的他希望更多港人会主动了解基层需要。64岁的Cindy亦因为想了解社区问题与街坊需要,遂加入小组。

住板间房熟租管 社会话题滔滔

曾住板间房、58岁的阿芳最记得一名独居板间房的八旬婆婆,她虽行动不便,居住环境恶劣,却从不埋怨,常温柔地说要感谢神,又反过来关心阿芳,使阿芳感动。婆婆口里没说孤单,却告知阿芳住址,希望她探访,「她说没什么需要,其实是希望有人陪自己」。

发现长者失联 揭脑退化症

义工除了关怀街坊,更帮助协会找到失去联络的长者。有社工家访时找不到一名伯伯,义工无法联络上他,结果致电伯伯邻居才知他外出后失踪数日。最后社工在街上遇到伯伯,始发现他有脑退化?象。

助人也助己,住在协会妇女短期宿舍、55岁的燕萍有感自己收获更大,见证街坊面对疾病、困难态度不一,有人仍能乐观面对,明白到「有时不需要拥有很多东西」,专注听别人故事,也令她放下烦恼。

基督教关怀无家者协会注册社工及宿舍督导何伟圻表示,过往疫情严峻时,社工未必能上门探访,结果与部分街坊失去联络,遂萌生邀请基层「散打式」致电关怀街坊的念头,他们同声同气,更有共鸣,用自己经历「去祝福其他人」。

明报记者 陈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