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怨父母就有多厌恶自己!(图)

发布 : 2022-5-19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父母皆祸害」在某些群体中,几乎已经成为人尽皆知的一句话。有朋友问我怎么看心理工作者在这句话流行中所起的作用。我想,这个说法的流行,心理工作者的确是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心理科普的过程中,许多心理工作者花了非常多的精力,在向普通父母普及早期养育的重要性。这帮助新一代的年轻父母避免了许多传统养育方式可能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比如过早训练排便、与父母分离;又比如父母的情绪问题等。

当这些知识的普及度愈来愈高的时候,父母的养育方式带给孩子的影响有可能愈来愈被重视,而孩子自身在成长过程中所具备的成长能力、人格因素等,对自己的成长发育所具有的影响,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个现象其实并不是现在才有,梅兰妮.克莱恩(Melanie Klein,编按:英国精神分析学家,主要贡献于儿童心理治疗及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在二十世纪五○年代的文章中,就曾经提及过。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可以看到,将自己现在的能力缺损或是适应不良归咎于父母的养育问题,往往成为阻碍人格成长的重要因素。而去探索他们为何有如此的归因,常常又会这样说道:「其实以前我也没这么想过,是后来看了一些心理学的东西,才感觉是这样的。」如此说来,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反而造成了一些人的成长困扰。

知识对人造成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心理工作者来说,话一旦说出口,有可能被理解为什么样的内容,其实是不可控的。因为每个人从他人的语言中所接收到的资讯,都是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人类倾向于以自己的过往经验来判断正在经历的事情)。每个人都是用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创造了对方话语的含意,而每个人接收资讯时,往往又会优先接收对自己有利的内容。也就是说,当接收这些心理学知识时,对于某些人来讲,是需要扩大父母的破坏性影响,同时忽略自己可能的责任,因为他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自己实现一些内在需求。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心理学工作者本身也是曾经受伤的孩子,当他自己的创伤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修复时,同样会寻找各式各样的方式来帮助自己缓解痛苦。所以,去关注父母的养育给孩子造成的影响,既是专业需要,也可以帮助自己释放一些痛苦经验(将愤怒指向父母,就可以帮助自己防御「缺失了好的感受」的悲伤)。所以,无意识中,某些心理工作者可能就会去强调父母的养育比孩子自身成长的影响更大。

而忽视自身原因的结果,同样会造成各种痛苦。对人格的理解是理解社会生活的基础,所以很多的社会现象其实都是有个体原因的。当一个人在内心对父母充满了愤怒与责备时,在社会生活中,他同样也会对象徵层面的父母充满类似的情感,比如对领导、权威的愤怒和声讨等。当一个人内心的情绪是以愤怒、憎恨为主色调时,他就很难与周围人建立起安全的关系,也难以适应所处环境的社会生活。这些困难有可能会加重他内部的破坏性情感,然后再加重他的适应困难。他的生活可能陷入一个伤害性的回圈里,变得很糟糕。而一个生活在如此糟糕境遇里的人,又很难信任社会、周边的人。他的恐惧投射到周边的人与环境,于是环境中的安全元素也遭到了破坏,环境再返回来让他感受到伤害。最终,个人与社会都在这样的回圈之中,消耗人们赖以感受幸福的重要资源:信任、接纳、关怀、爱……。

这种情况下,获得改善的一个途径是收回对外部的责备,将自己从「受害者」的位置上解放出来,真正为自己的生活承担起责任。当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因为「父母皆祸害」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功能,一旦放弃了,就意味?必须建立起新的模式,而这个过程,也许同样需要花掉几年的时间来完成。做出改变的前提,是我们需要理解旧模式的功能是什么,只有我们真正了解了「父母皆祸害」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我们才可能有一个方向去寻找更健康的方式来替换它。那么,「父母皆祸害」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简化爱恨交织。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父母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他既需要来自父母的照顾,又害怕失去了那个照顾,也害怕那个照顾里头所隐含?伤害。他既要处理与母亲紧密连结的二元关系,又不得不适应除了自己和妈妈之外,还存在?一个爸爸,这样的一个三元关系。如果还有兄弟姐妹,就还会有更加复杂的关系。这么复杂的关系,是在生命的前三年,甚至是第一年就需要学习和处理的。

对于一个那么小的婴儿,他要适应一个现实:那个爱我的人有时也会不能满足我,让我感觉受伤;那个我以为会抢走我妈妈的人,有时也会满足我。这样爱恨交织的情感,对一个婴儿来讲,简直是巨量的资讯。所以,如果有一个简单的方式来处理的话,在感觉上就会轻松许多。于是一个简单的处理办法,就是把那些重要的人做一个区分:满足我的是好人,不满足我的是坏蛋。对于一些成长困难的人,这种简单的处理方式会一直带到成年。所以,如果简单地将父母视为「坏」的,自然就会比爱恨交织容易处理得多。

将责任推向父母,减轻自己的责任及罪恶感。当一个人在社会上适应不良时,感受是非常痛苦的。为了缓解自己的痛苦,就需要将制造痛苦的责任推向为此负责的人,而父母成为最安全的选项。这样,他就可以忽略需要为自己承担的责任,避免了感受到「我不好」,因为不好已经全部归于父母了。对于「我不好」的恐惧,是许多人无法做出改变的重要原因。在他们的幻想里,如果「我不好」,就会被抛弃;但是,当他们极力避免与「我不好」相遇时,又会一直无法找到改善的途径。

一个人在感受到「我不好」时,常常也会感受到内疚和罪恶感。罪恶感的意思是,当孩子感受到自己可能伤害了父母时(这是无法避免的,比如吸吮的孩子咬疼了妈妈的乳头),所感受到的是对父母的强烈内疚和自责感。为了缓解罪恶感的折磨,孩子内心可能动用一个逆转的处理方式,将「不好」归于父母,于是就可以保证自己的感受是好的。

用恨的方式加强连结感。恨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感,恨与爱在连结关系上有著相似的功能:强烈的连结。在发展过程中,当一个孩子爱的能力发展不足时,就可能用恨的方式来与重要的人建立情感连结。恨与爱相比,在感觉上会更有力量一些:当我们爱一个人时,会感受到因为需要那个人而产生的卑微感;而当我们恨一个人时,会感觉自己是非常有力量,有控制感。

避免成长的痛苦。随?孩子长大,他们会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终有一天,他们需要靠自己的能力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这也就意味?,他们需要完成与父母的分离。而分离这件事,对某些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当孩子沉浸在「父母皆祸害」的愤恨中讨伐父母时,父母在内疚的驱动之下大量补偿孩子,于是这就可以将父母与孩子紧密地连结起来,双方都避免了承受分离的痛苦。但是,没有完成分离的人,在社会上一定会吃到无法独立的苦头。

虽然「父母皆祸害」有这么多「好处」,但是,如果一直无法放弃对父母的责备,接受自己只拥有一对平凡的父母,也就无法调动起自己成长的力量,无法真正将自己从痛苦里解放出来。我们对幸福的期待,就会变得难以实现了。

本文摘自《父母并非不爱你,却又让你伤痕累累的「隐性虐待」:如何疗愈童年伤痕,走出原生家庭所给的痛苦情绪》

王雪岩(爱若斯心理谘询中心首席谘询师)/方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