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印度媒婆》 边看边骂「真」人骚(组图)

发布 : 2020-8-05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印度媒婆》讲述资深红娘Sima凭广阔人脉,游走印度美国,为想组织家庭的印裔男女找寻配偶。



Nadia(上图)和Aparna(下图)都是在美国接受教育及生活,而且事业有成,却要Sima帮忙找寻理想伴侣。


【明报专讯】真人骚《印度媒婆》(Indian Matchmaking)上月16日在影视串流平台Netflix甫上架,即成为印度的话题节目,在香港亦曾登上十大热播榜。不少网民表示对它又爱又恨,在骂声之中又要追看下去。

庞大婚姻产业

《印度媒婆》合共8集,首集开始已对准一场在美国举行的印度婚礼,画外音表示结婚是庞大产业,尤其在印度。当地八成以上人士的婚姻都经过安排,这跟种姓制度的阶级观念有关。此节目亦主要围绕为人牵红线的50多岁女士Sima,她穿梭印度和美国多个城市,为客户??u介心水选择,不时强调家长参与的重要,声言可指导或影响子女选择正确的道路,跟古中国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谋而合。

第一集开首,Sima在印度跟一对富裕夫妇会面,他们的儿子Pradhyuman在家族珠宝店工作,年过30仍未娶妻,父母十分担心他一直孤寡下去。据说Pradhyuman拒绝了150名提亲的女士,他自言对象外表或心灵,都非常注重;Sima觉得他很难搞,不过跟他双亲认识数十年,所以必须努力帮其寻找合适人选。

相睇的履历表

远在美国则有两名女顾客帮衬Sima,分别是住在新泽西州从事婚礼规划工作的Nadia,以及身在休斯敦的律师Aparna。不少观?可能觉得奇怪,为什?在美国女权已在世界前列位置的国家,女性依然会找媒人帮忙?节目巧妙之处,就是针对印度人社群,即使身在美国,他们好像仍不脱传统,譬如在婚事方面。以Nadia为例,她是盖亚那移民第二代,在美国土生土长,祖先来自印度,自觉有所联系。她曾拍拖,但已厌倦不断的约会和试探,觉得透过媒人介绍,也不失结婚为本的上策。事实上Sima的工作有点像猎头公司,所不同的是,她要配对婚姻伴侣,而不是工作岗位。她会先了解客户的要求,譬如外形、性格、兴趣、职业等,然后再从她的人脉中筛选合适对象。Sima再见Nadia时已给她3张「履历表」,分别写有3男的姓名、年龄、身高、学校、工作,以及有关志趣的自我介绍;Nadia首选了同样是盖亚那移民的男子,第一次约会的感觉不错,之后发展也算顺利,但随?男方两次无故爽约,失望而回的Nadia气得在镜头前落泪。

至于Aparna,她在伦敦出生,迪拜长大,单亲妈妈带?她及家姐到美国求学及生活,毕业后成为律师,事业方面十分成功,觉得是时候组织家庭,她曾使用交友网站,但也不抗拒Sima的媒婆方式。Aparna自言热爱旅行,但她要求很高,「废话少说」的姿态,嫌对象不够进取的要求,吓怕不少相睇对象。Sima甚至因此拿她的时辰去见占星师,又把照片给占星师看,预测到底什?时候才会帮她找到对象。

这节目可说把性别歧视、阶级歧视都呈现在观?面前。譬如媒婆Sima不止一次说,女性应该在寻找对象的过程中更顺从及灵活,建议他们调整标准,作出某程度的妥协。Sima在节目中称,在印度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他们要考虑声誉、财产、门当户对,因此有关婚姻,父母需要指导子女。每集开首更刻意找来经由婚姻安排而白头到老的夫妻自述故事,有点像电影《90男欢女爱》找不同的老夫妻阐述他们的爱情故事怎样开始,只是《印度媒婆》虽然在讲婚姻,却与爱情无关。

真人骚反映真实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印度记者兼影评人Anna MM Vetticad表示,受过良好教育、自由、中产的印度女性,已不会认为婚姻是人生的必然选项。她看这节目时就像一个局外人看外星世界一样。不过Anna也指出,印度经过安排的婚姻,就像西方社会的约会游戏,由此看来,《印度媒婆》也有其教育意义,也未必是谁比谁更先进。

节目中某些女性像商品般陈列出来被挑选,又或者像某男子的母亲说,许多人向其子提亲,全被她拒绝,理由不是嫌对方身高,就是没受过良好教育,当中看到的是歧视女性与父权制。印度作家Devaiah Bopanna却在社交网反问,「这节目有没有问题?现实就是有问题,而这是真人骚节目啊!」Devaiah指出,如果节目中的媒婆Sima大谈「选择」、「身体自爱」、「可再生能源」,才没有反映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