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蛞蝓又被称为「海兔」。@crawl_ray / flickr(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

海蛞蝓大多数体长不到1英寸(2.54厘米)。?J?rgen Freund /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

不同外形和颜色的海蛞蝓。?Augustine Chung / WWF-Hong Kong(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

海神鳃属的海蛞蝓。?Sylke Rohrlach(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

具有剧毒的僧帽水母。?Solvin Zankl/NaturePL.com/Getty Images(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

裸鳃海蛞蝓的卵鞘。?渔农自然护理署
【明报专讯】适逢今年是农历兔年,让我们介绍一只特别的「兔」!这种兔不但不吃红萝卜,更生活在海洋世界!
海兔不是兔?
不少人称下图生物为「海兔」,主要因为它们身体呈白色,头上又长有一对与兔耳十分相似的触角,外形让人联想到兔子,不过「海蛞蝓」才是这类生物的统称。
腹足纲动物
海蛞蝓属于腹足纲动物(gastropods),它们的「亲戚」包括陆上常见的蜗牛、蛞蝓和海螺。海蛞蝓身体长度介乎几毫米至几十厘米,但大部分不到1英寸(2.54厘米)。
海里的「星之卡比」?
有些海蛞蝓有星之卡比的能力!它们可以摄取并储存食物毒素,在有需要时用来自我防卫。例如海神鳃属(Glaucus)的海蛞蝓会吃具有剧毒的僧帽水母(Portuguese man o' war), 并利用它的毒自卫!
「生产力」惊人
海蛞蝓繁殖时会排出一条条很像面条、有多达400,000只幼儿的卵鞘!虽然海蛞蝓的繁殖力高,但当中大部分卵带会成为海洋生物的美食,只有少数幸运儿能孵化及长大。
香港海蛞蝓
根据统计,香港有超过250种海蛞蝓,占全球近十分之一的种类数量!有大学研究团队2021年在香港更发现两个海蛞蝓新品种。
香港海洋面积不大,却孕育近6000种海洋生物,物种数量占整个中国水域海洋生物物种的四分之一,反映香港海洋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十分高,值得加以探索及保护!
文、图: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常识天下 第2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