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湾区热搜:跳出舒适圈体验丰 年半实习理清前路 首届就业计划留下者:亲历何谓机遇(组图)

发布 : 2023-9-25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两年前因想「到新环境试新工作,跳出舒适圈」而参加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的庄丽华(后排中间),现已获新地续聘。图为庄丽华于广州工作期间跟朋友合照。(受访者提供)



现于观澜湖任职新媒体??u广主任的上届学员袁铃怡(左)认为,参加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令她更清晰自己的职业规划;今届新学员林蓉蓉(右)也希望能透过就业计划摸清自己事业方向。(司徒聪颖??o?J??



新鸿基地产南中国区总经理黎祥掀(左)对于参与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的成果欣慰,认为不单企业得到新血,也看到包括庄丽华(右)在内一众学员进步。(司徒聪颖??o?J??



在广州18个月工作期间,庄丽华(图中黑衣者)不单四处游历,还常坐高铁到其他城市旅游。图为庄丽华与两名同事(左二及右二)于广州塔拍照留念。(受访者提供)


【明报专讯】香港政府2021年1月??u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鼓励和支持香港的大学毕业生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随?首届计划结束,两名参加者庄丽华和袁铃怡分别获新鸿基地产(0016)和观澜湖续聘。对比两年前接受本报访问,庄丽华现已肯定事业路向,对大湾区的认知也琅琅上口;袁铃怡也因此理清职业规划,选择留下深造。既有「前人种树」,今届参加者林蓉蓉也希望在计划帮助下拨走迷雾,探明自己的大湾区前途。

明报记者 司徒聪颖

「到新环境试新工作,跳出舒适圈」是两年前庄丽华向本报透露的参与勾x??,毕业于港大工商管理学(会计及财务),为跳出舒适圈选择加入新地,回头看来「我觉得算是达成(目的)。确实,房地产对我来说是全新体验,在这里好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新知识,丰富学问,增广见闻」。

入新地亲历由零起楼 留下见证日后

早在去年9月,新地已询问参加计划的员工是否愿意留下,庄丽华是点头的其中一个。在广州的18个月计划期结束后,她调回香港总部任职工程管理部项目助理,负责处理项目管理、行政相关事务。选择留下,因本以为自己的大学专业与地产完全无关,入职后却发觉两者之间亦有联系,例如债券、房托等,「发现原来我的专业知识能运用在这个行业」;另一原因是她负责的新地广州南站ICC和南沙庆盛项目,「看到广州南站ICC由一块未平整的地皮,去到开始打地基、有建筑物,觉得这就是我当初入行的初心,可以看?一个项目的出世,其成果的一部分包含了我的努力,所以也希望能继续看?它之后的发展」。

首届计划??u出时正值封关时期,长期难回港陪家人,或多或少左右参加者留下与否。幸而庄丽华的家人十分支持她外出历练。只身在湾区,庄丽华也乐在其中:「当时如果在香港,去不了其他地方,我在广州,还可以在疫情不严重时坐高铁去其他省市游玩,广州的同事也很好,即使我现在回去香港,有不少仍保持联系,每次来广州出差都会相约聚会。」庄丽华回想起在广州的日子都很快乐,工作生活都很满足,「你问我如果再选择,还会不会参加计划,我的答案是一样会」。

「机遇是城市间人才知识流动」

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除提供就业机会,也希望让香港青年藉于内地工作之机,更好了解大湾区。两年前的庄丽华对大湾区只有宏观的简单认识,对于什么是大湾区机遇也未有太多体会,「经过这两年,我终于理解何为『轨道上的大湾区』,高铁网络真是便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就算现在回香港工作,我还是经常坐高铁两边走」。至于机遇,她也不假思索称是「城市间人才和知识的流动」,「我把从广州学到的知识应用到香港的工作;现在在香港学到的,又可用在广州项目中」,庄丽华笑道:「我觉得自己已经捉到了这个机遇,机遇就是在这条高铁中寻找到。」

观澜湖宿舍如大学 学员温暖共住

捉住机遇的不止庄丽华,同样是首届参加者的袁铃怡,也在尝试中发掘到兴趣。袁铃怡当年加入观澜湖,计划结束后获续聘,任职新媒体??u广主任,负责活动策划、运营公司的新媒体帐号如小红书、抖音等。「毕业那年政府刚好??u出这个计划,薪资吸引,企业及职位的选择也非常多,加上自己比较喜欢接触新事物,便抱?试一试的心态投简历。」

观澜湖在首届共招聘约50个员工,分布于不同职位,袁铃怡说参加者在工作期间都经常会互相交流,「一方面可以认识更多朋友,另一方面也能更清楚了解公司不同部门岗位的运作」。袁铃怡透露,当时大家在观澜湖一起生活,就像以前大学住宿舍一样,感觉温暖和谐,「我们还一起共同制作了一条融合香港及内地文化的搞笑短片」。

18个月的工作经验,袁铃怡在剧本制作、拍摄剪辑、活动策划等方面都有提升,也更清晰自己的职业规划。大学主修国际经济与贸易,刚开始选择新媒体职位纯粹觉得是潮流,做?做?却被吸引,「发现自己是很有兴趣、也更加确定想继续在新媒体深耕下去,毕竟只有一年半时间,不是很多东西都能学完,例如摄影、剪辑等技巧,都需要向更专业的同事学习,难得公司给予机会,便决定继续留下来」。

新人:趁首份工作摸清方向

政府今年3月宣布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恒常化,新的参加者也陆续获不同企业聘用。毕业于暨南大学的林蓉蓉正是其中一人,现于观澜湖任职行政助理的她,除了文书工作,还负责与不同的部门沟通、策划活动,就如庄丽华或袁铃怡当年,刚毕业的林蓉蓉也不讳言「其实对职业方向非常迷惘」。

林蓉蓉自言,虽然性格外向,但工作要接触不同的人,难免有压力,但也是一种成长;她以前也没有策划活动的经验,「看人家搞活动,自己是旁观者只会觉得有趣,到自己落手落脚,原来办一个活勾x??及很多部分」。令她最难忘是早前观澜湖举办的亲子高尔夫球赛,「一开始我以为自己只要做好上司交带的要求便成,慢慢才知道更需要自己主动」。在她心中,这些都是宝贵体验:「我可以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而作为人生第一份工作,就要趁现有机会摸清方向,现时仍在尝试和学习中。」

赞成计划恒常化 料各方经验已足

作为过来人的袁铃怡十分赞同计划恒常化,「有望更多企业参与,提供更丰富职位」,去年底她曾获邀在劳工处举办的就业计划嘉许礼分享经验。至于今年有出席就业计划招聘会并交流心得的庄丽华也表示,有了首届经验,政府的安排会更完善、公司会更熟悉流程和善用人才,又有像他们这些「前人」传授心得,对新人而言能减少许多未知的恐惧,「而且现在通关了,没有之前那么不便」。

庄丽华又透露,自己也有跟新地今届聘请的新人分享,「大家都好奇哪里好吃哪里好玩,叫车用什么程式」,两年前受访时作为新人的她,何尝不是怀?同样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