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内地经济数据,当月美国对华加徵高额「对等关税」,4月工业增加值按年增加6.1%,高于市场预期的5.7%,回复至1至2月相若增速水平,不过首4个月房地产跌幅扩大(见另文),拖累同期固定投资增长放缓至4%,低于市场预期的4.2%。4月零售总额按年升5.1%(见图),低于市场预期的5.8%,亦较3月增速放缓0.8个百分点。分析指出,4月出口和工业数据并不差,加上中美达成协议暂降关税,料出口对今季经济影响有限,不过房地产市场跌幅扩大,未能制造财富效应支持,为内地消费未如预期的主因。
4月内地消费经季节调整按月增长0.24%,为去年6月以来最慢按月增速。4月商品零售额按年增长5.2%,较3月增速放缓0.7个百分点,受「以旧换新」政策补贴的消费品续有强劲增长,包括家电消费按年上升38.8%,手机等通讯器材消费按年上升19.9%,不过增速较3月放缓8.7个百分点,汽车类消费按年增速则放缓4.8个百分点至0.7%。
服务业消费增速亦放缓,4月餐饮收入按年增速较3月放缓0.4个百分点至5.2%,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按年上升6%,较3月放缓0.3个百分点。
内地近年推出不少支持房地产措施,包括放宽限购、容许以地方专项债资金收购库存,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指出,首4个月房地产销售跌幅扩大,政策未能提振房地产市场,反而加快收缩,一旦房地产不回升,则不能支持家电等地产相关消费,也不能带动财富效应,对消费拖累多于关税对出口就业的影响。
贸谈倘不顺利 消费难抵消出口影响
杨宇霆认为,未来若贸易会谈不顺利、关税再度上调,靠现时疲弱的消费没有办法对冲出口的影响,由于内需占内地GDP达88%,实现5%增长目标仍然需要消费。
他认为,单靠小幅减息不能刺激房地产,放宽限购、收购库存等措施亦未能提振居民对房地产市场上升的预期,认为当局需要更明确地表达支持房地产市场回升。
固投方面,首4个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按年则上升8.8%,较首3个月放缓0.3个百分点,受惠「大规模设备更新」补贴,设备工具购置按年上升18.2%,较首3个月放缓0.8个百分点。基建投资按年增长5.8%,增速与第一季持平。
ING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宋林认为,设备更新将带动制造业投资有不错表现。就关税对工业和出口影响,他认为不少内地制造产品不易替代,而全球面临关税不确定,亦较少公司会急于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线,故最终对内地产品出口和制造影响,可能会少于预期。
内地GDP增速 ING上调至4.7%
他又认为贸易战升级较直接影响市场信心和情绪,民企和家庭可能倾向于谨慎,一旦贸易谈判前景更为清晰,将有助经济前景改善,该行将内地GDP增速由4.5%上调至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