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定国:软对抗非法律概念 不随便标签 衡量准则包括是否误导挑动对政府国家误解(图)
发布 : 2025-7-01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明报专讯】《港区国安法》昨日实施5周年,多名官员近日谈及提防「软对抗」。律政司长林定国说,软对抗并非法律概念,他个人衡量的准则包括手段涉及虚假、误导陈述;勾x??是挑勾x??误导市民对特区政府或国家有错误理解;并破坏团结解决社会问题的氛围。资深大律师、行会成员汤家骅向本报称,软对抗属情绪或态度,并非刑事行为,政改失败是出现软对抗的重要原因,社会需时慢慢处理创伤。
林定国接受香港电台、《大公报》等传媒访问称,软对抗好像没有清晰定义,「要理解这并非法律概念」,相关概念「不是可以随随便便用」,将任何行为言论标签为软对抗前须深思熟虑。
称风险在于破坏团结 影响安定
林定国说,他个人测试一个行为涉否软对抗,准则包括涉及虚假、误导陈述,意见明显没客观事实基础,甚至情绪化言论;另外共同勾x??是挑勾x??误导市民,令公众错误理解特区政府或者国家发生的事和政策,产生负面印象。他说,软对抗的风险是破坏团结解决社会问题的氛围,影响社会整体安定环境,「是否大家市民所想见?先?」
政务司长陈国基接受《大公报》等传媒访问称,软对抗是「钻法律空子」。他说,并非不准市民批?x??府,为改善施政而提意见「无任欢迎」,但企图令政府操作、运作不了,或挑起反政府情绪,就有所分别。
汤家骅:勿当塌天 毋须用国安法
汤家骅认同官员所称,软对抗是一种情绪或态度,而非刑事行为。他谈到相关情绪的来源,「我觉得政改失败是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有很多人感到很失望、很沮丧,特别是2019年的动乱事件,这个创伤是很深,要慢慢去处理」。
汤认为处理软对抗的方?x??循循善诱,关注软对抗者感不安或担忧的焦点,「最重要是多与年轻人沟通,了解他们的忧虑、不满,慢慢可以将伤口痊愈过来」。他说不认为要将软对抗看成「天塌下来、非常重要的问题」,是社会要处理,而非要行使国安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