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载重无人机鸿雁(HY100)可在公路、草地起降,跑道只需150米长。该机改造自双翼螺旋桨轻型运输机运5B。(明报记者摄)
低空经济热潮也来到新疆,由生产建设兵团管理的石河子市,政府提供丰厚条件吸引成都无人机企业进驻,以运5B为原型机研制出大载重军民两用无人机,可用于大面积农作物保护及生态修复,目前已接获百馀张订单,正加速建设生产线,并有望出口到印尼。
「今年一季度新增了10架无人机订单,随著订单的增加,我们也在搭建第二条生产线。」新疆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涛说。在空旷的车间,工人正在为一架新无人机装配引擎。该公司依托四川成都先进的飞行器制造经验,藉新疆政府的政策红利东风,2023年将新工厂落户于此,2024年10月投产。
新疆地域辽阔、航线少、气候条件优良,全年可飞行天数达300天,而且城市距离远、农田面积大、作物相对单一,适合大型无人机市场应用。「对于我们低空经济来说,在这里特别容易形成自己的一个网络。」
适合北方万亩农场生态修复
改造自运5B的鸿雁(HY100)最大载重达1.9吨,最大航程1800公里,公路、草地皆可起降,跑道只需150米,能够在4至6米的超低空稳定飞行。李涛表示,鸿雁和大疆、极飞100公斤左右载重能力的小型无人机十几倍差距,可用做大型农田植保,特别适合北方动辄上万亩的国有农场。他形容「大疆跟我们无缝互补」,大飞机把主要的面积喷完,边角不方便的就交给小飞机来完成。
大型无人机也被用于森林和戈壁生态修复,「胡杨林每年都需要去撒树种,戈壁也年年撒草籽,虽然成活率不到10%,但是每年都会重复去作业」。其他应用场景如内蒙草原生态修复,东北粮食作物、棉花撒落叶剂、撒农药等,「北疆北屯阿勒泰地区蚊子特别大,用无人机去洒药灭蚊子,并且每年要做三次」。
鸿雁除了农保,也能以空投空送的形式保障军用物资。李涛表示,兵团直属企业新疆通航和天域航通成立了合资公司,并采购公司生产的无人机逐步替代有人机。
已接170张订单 建第二条生产线
一架鸿雁加上控制站的售价为1550万元人民币,目前公司仅有的一条生产线的年产能在25到30架,第二条生产线正在紧密建设中,「建起来(产能)就相当于翻一番」。无人机已接到近170张订单,出口方面也正在和印尼、哈萨克沟通。「印尼用于物流运输,哈萨克斯坦用于农业」。
由于大型机续航及载重要求,鸿雁使用航空燃油为动能,引擎为波兰产,其馀零件国产。该公司研制中的大型无人机型号,未来将转成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