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冼村清拆「钉子户」当天,挖掘机一字排开并拉起庆祝横额。(网上图片)

最后两栋「钉子户」村屋当日被拆卸完毕。(网上图片)

最后「钉子户」村屋被拆卸前。(明报记者摄)

最后「钉子户」村屋被拆卸后。(明报记者摄)

被称为广州天河区「CBD最后伤疤」(CBD即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中央商业区)的冼村早前清拆最后两幢「钉子户」村屋,令这个延宕15年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终可全力推进,亦是广州首次利用「依法动迁」处理拆迁事宜。专家指出,冼村清拆可为广州楼市赢得信心,而「冼村经验」(见另稿)亦可供其他城市更新项目参考,具全国性意义。现时广州黄埔、白云等区皆有城中村采用类似模式「拔钉」。明报记者 林迎
「今天正式拔掉全部钉子户,大快人心,从此珠江新城中区不会再破破烂烂了……」小红书用户「冼村乡下仔」在7月20日最后两幢村屋清拆之日发帖道:「大家也不需要为0.1%的钉子户可惜,99.9%村民都同意了,剩下的只有贪心。村民已经烧鞭炮庆祝了。」冼村改造地块上原有1950幢村屋,2010年项目启动,至今年7月20日才悉数清拆(见7月21日A11版),历时15年。
黄埔荔湾番禺「拔钉」皆参考冼村
「冼村经验」正在广州其他地方推广,令城市更新进度加快。现时,黄埔横沙、荔湾东û①B番禺里仁洞等城中村改造项目皆透过类似冼村的方式「拔钉」。
横沙截至7月还有8户「钉子户」,所有租户需在7月底前搬离。而同样在黄埔区的珠江村、新溪村,鱼珠旧城更新改造项目的中埔头片区、庙头村第二、九、十四经济合作社,皆已实现100%签约率,枫下村已经全面清拆。番禺罗边村签约率逾99%,全村仅1户未签约。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形容冼村清拆是「里程碑式的突破」,是各种复杂利益反覆博弈、充分协调的结果,其典型意义超过了邻近的猎德村。他对本报解释,猎德村旧改当年处于广州市政府为举办2010年亚运会、建设珠江新城的关键时刻,政府「全力以赴」投入的模式不可复制;而冼村旧改在亚运后全面启动,村民胃口被吊得很高,且主导冼村旧改的村委会领导与当时上级官员有利益输送,村委会改选后互不认帐,利益和矛盾十分复杂。
彭澎说,冼村经验对发达地区、CBD、利益错综复杂的地区都有启示,有一定全国性意义,而冼村成功清拆将令广州城市更新提速,「当前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市场都不乐观,冼村旧改取得进步,可以让广州其他旧改获得新动力,为房地产和城市更新赢得信心」。他并称,广州城中村改造的另一块「硬骨头」海珠康乐、鹭江片区,也应借鉴冼村的依法拆迁,保障前后一致,按照房地产市场定价补偿,并采用「滚动改造」的方式逐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