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现8例基孔热 列风险一类地区

发布 : 2025-8-15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明报专讯】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扩散,广西南宁市青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昨(14日)通报,近期在主动排查外省协查病例,截至13日下午,于建政街道及周边陆续发现8宗基孔肯雅热病例,患者均为轻症,目前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处置。

「广西新闻频道」报道,13日上午,一则「南宁市葛村路石油小区发现4名基孔肯雅热病毒携带者」的消息在网络传播,葛村路石油小区不时有应急消杀车辆和消杀人员进入开展工作,小区内部已增挂防蚊标语,居民生产生活秩序正常。

翻查地图,葛村路石油小区即位于青秀区建政街道。青秀区疾控通报称,已在相关区域开展蚊媒专项消杀工作,并将在全城区继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疾控部门建议广大市民积极做好个人防护,若出现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等徵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

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亦证实,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正通过输入病例悄然进入南宁。加上近期高温湿热与频繁降雨交替,蚊虫孳生、病原微生物活跃,叠加暑假跨市、跨省及出境旅游高峰,南宁市发生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的风险显著上升。

这是广东在今年7月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后,首次有外省官方通报证实出现疫情。根据国家疾控局近日发布的《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版)》,其中广西被列为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一类地区(风险程度最高),与广东属同一风险级别。此外,浙江也被列入一类地区,上海、江苏、安徽则属二类地区。

专家称粤蚊已抗药 吁防灭蚊药后果

广东省已录得超过9000宗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凤凰网」引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郑爱华表示,在广东特别是在广州,100%的蚊子都出现了抗药性。人类长时间、高强度地使用含菊酯类农药的杀蚊剂等,会导致蚊虫已经产生非常高的抗药性,必须加大药量才能够起到效果。但亦出现恶性循环,蚊子「抗性愈强,加药愈多,导致(蚊子)抗性更强」。

他还提到,应急防控时,还要注意短期内集中使用灭蚊药对其他生物、土壤、水源的影响,比如蚊子的天敌之一蜻蜓的抗药性就很差,一种糟糕的可能是「蚊子还没死,蜻蜓先死了」,这样的物种歼灭战有可能给未来带来不可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