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非己职信上手 26人未察无水密门 海事处验船34次未揭问题 造船设计疑点未解(图)
发布 : 2025-9-15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明报专讯】2012年南丫海难发生至今近13年,39名遇难者的死因研讯从今年5月开审,先后传召84名证人出庭作供,研讯将于本周四(18日)结案陈辞。本报整理主要证人供辞,矛头指向海事处人员多年验船未有察觉「南丫四号」舱室通道欠缺「水密门」,令问题一直延续。此外,财利船厂董事罗愕莹坚称刻意不装水密门,惟多名关键人物并无作供,仍有疑点未解。
明报记者 余卓祈
死因研讯先后传召47名时任海事处人员出庭作供,其中26人历年来直接参与南丫四号的验船工作。为何他们没察觉通道无装水密门,错过发现漏洞的机会?本报整理庭上证供,显示最多验船官解释检验水密门并非自己的职责,亦有人表明信纳上一任同事的判断,不会生疑。研讯主任一度形容,验船人员依赖以往检验结果,令问题如「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
47海处人员作供 31首公开交代
南丫四号有两舱的通道无装水密门,在海难中加快入水沉没,公众关注海事处验船把关之责。死因研讯历时43日,47名海事处人员出庭作证,当中31人无参与2013年独立调查委员会,是首次在公开法庭交代事件。涉公职人员行为失当入狱的苏平治,以及作假证被判囚的黄鉴清,也在证人之列。
24人曾登船 签发8张验船证书
部分海事处证人无实际经手南丫四号的工作,仅就一般做法作供;有26人自1995年建船至2012年海难期间直接参与南丫四号验船,出庭供述当时的观察。该26人中,有24名验船督察曾亲自登船做年检或最后检查等,涉及检验船体34次;另有一名曾上船的验船督察,与两名验船主任共签发8张验船证书。
本报统计26名验船人员证供,他们被问及为何无留意水密门位置,或有否对通道口有阔度足以让人通过的「窿」抱持怀疑时,分别提出不同理由(见图)。有15人表明验水密门并非自己职责,他们只专注检查?x??、管道或甲板上装置等,不包括甲板下的水密门。其中冯伟文供称水密门不属船体结构,自己仅验内部结构;惟专家证人Robert Vart反驳,水密门属内部结构,冯应检查纪录。
逾半验船官称「谂唔番」验船过程
逾半验船官供称事隔多年,「唔记得」或「谂唔番」验船过程。参与年检的刘建华供称无印象两舱是否设通道,多次拒评验船细节,「我真话就系no comment(无评论)」,遭裁判官下令拒批证人费。另有人员辩称船已发牌或接受同事检验,毋须验水密门。有份年检的陆汉英供称,信纳同事验新船时已「做?要做??」;惟负责新船检验的欧阳俊德承认无留意水密门位置,更形容海事处角色被动,由船厂告知检验项目。
少数验船官反映舱室昏暗危险,因担心有毒气,无进入通道检验。曾参与倾斜测试的周图锐声称,其一贯做?x??从上层甲板通道爬入舱室,无留意甲板下两舱通道;专家证人Vart形容此说法荒谬,强调验船人员入舱室检查积水,一定不会错过通道。从证供可见,检验水密门的责任谁属,在验船官、其上一任同事抑或船厂各方,说法各异。
除验船外,死因庭传召1996至2005年间曾审核稳性计算的5人作供,揭示海事处审批「三出错」。财利船厂于建船、增设压载物及升高压载物时,提交3份内容错误的计算书,但审批人员无重新核算,没发现计算违反船总长度规则。海难后晋升助理处长的廖朝晖供称,海事处办公室只有一部电脑安装软件,同事毋须自行核算。
海处审批稳性计算被揭「三出错」
遇难者家属一方质疑,其中6名角色关键的海事处人员无做好工作。除一人承认审核出错,无人承认过失(见表)。研讯中职级最高的前处长廖汉波,作供时承认海事处在监察、培训及员工沟通有改善空间。究竟?x??在事件负上多大责任,料为结案陈辞重点。
遗属质疑6关键人员失职 1人认错
研讯亦探讨其他议题。针对「海泰号」船头或包有金属片,船厂证人称海难发生前一个月,船头其中一边金属片已脱落;专家证人分析金属片仅两毫米厚,不会对撞击造成影响。至于海泰号船员实行24小时工作制,工会代表期望船员每日休息至少10小时,海事处代表称各方未有共识,立法停滞不前。
【案件编号:CCDI 1075-1113/12】
(南丫海难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