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AI:细读??u敲「谜底」(组图)

发布 : 2025-10-21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图:retrorocket@iStockphoto)



(图2)


【明报专讯】阅读理解犹如??u理游戏──作者写了谜面,有待读者??u敲谜底。只要有问问题的意识,仔细观察,也就容易??u敲谜题之下的答案。

试看以下人工智能提出的细读技巧:

[1] 情景与氛围

· 写了什么时候、地方、情景?这个情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 字词暗示

· 这个字词除了字面意??o?J??会否暗示某种情绪或象徵?

[3] 情感起伏

· 情感有转折吗?在哪里?为什么?

[4] 时间与空间的转换

· 由现在写到过去、由眼前景转写回忆?为什么?●

老师:我们分析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这首词吧!一心,你先从「[1]情景与氛围」??u敲作者心情吧!

”《沁园春·孤馆灯青》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徵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

一心:词人写自己身处孤单的旅馆,灯是青蓝色的,我??u测时间是晚上。作者还写了野外的店铺,又写自己听到鸡鸣声,即是天尚未光,作者便已醒来。嗯……有种寂寞的感觉,但我说不出所以然。

文理:一心,我们可以由「[2]字词暗示」分析呢!

·用「孤」字形容旅馆 → 暗示自己孑然一身

·「青」乃冷色,黑夜中的青灯,代表灯快要熄灭了 → 凄冷的感觉

·耳旁无人声,只有鸡鸣 → 显得冷清,又引起人寂寥之感

一心:哦!那他写自己睡的枕头是「旅」枕,便道出了自己远离故乡独行!老师常说「文本细读」,便是要不断猜度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家宝:接下来四句所选的景也能侧见作者的心??o?J??

·月:常予人思乡怀人的联想,但作者孤身上路,见月会否更孤单?

·云:云绕山头,是否暗指其飘泊不定?

·霜、朝露的短暂,令人联想到美好事物稍纵即逝。

·且月、霜、云、朝露均是白、冷色调,明显是作者刻意为之!这亦烘托了接下来的抒情句:劳碌的生命有限,人间少有欢愉之时——浮生若寄,劳碌一生,哀多乐少,唉……想不到旷达闻名的苏轼,也作此衰飒颓唐之语。

文理:从「[4]时间与空间的转换」看,下片一开始转换了时间。苏轼回忆与弟弟苏辙首次到长安(代指宋都汴京)应考科举时,正是少年得意,意气风发,自比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般,要辅佐皇帝成为如尧舜圣君!

不过,有了昔日的狂傲自信,便更感当下壮志难酬了……

一心:咦,从「[3]情感起伏」去看,苏轼并没有继续写自己的苦闷,他反而写得到重用与否无?x??变,但自己还是可以决定自己的路。

文理:这不就是孔子义命分立的思想吗?孔子认为,「命运」与「道义」是独立的,不管命途一帆风顺还是诸般磨难,并不影响个人实践道义。最后一句,写自己既然不受重用,倒不如悠闲度日,只求身体健康,与他人一起喝酒作乐罢!

家宝:哈哈,他说要不理世事,我才不相信呢!我曾到过杭州的苏东坡纪念馆,知道他外放杭州时整治水利,功绩卓著。最后一句,不过是在发牢骚吧!

●考试应用(图2)

?u敲粗体字体暗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柳永《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节录)

图?retrorocket@iStockphoto

■文:胡咏怡 -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毕业,现职中学中文教师。尤好文字之美,亦慕夫子韦编三绝之勤。

(本网图文均有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至任何印刷品或上载互联网。本网发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星笈中文 第1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