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关键词:外来品译名 出自古人神笔(组图)

发布 : 2025-10-24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图:Veronika Oliinyk@iStockphoto/明报制图)



见习修女玛利亚(茱莉安德丝饰,左四)到退役海军上校崔普(基斯杜化庞马饰,左五)家当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剧照)



《绿野仙踪》(网上图片)



化妆品牌Revlon取名「露华浓」,既取音近,亦代表使用产品的顾客容貌艳丽。(?x??社)



古代达官贵人以马代步,「宝马香车」乃身分象徵,1968年BMW进驻香港,取中文名为「宝马」,突显品牌的定位。(彭博社)


【明报专讯】总以为古人的诗词文章离我们很远,事实上它们早已「潜入」日常的生活。有没有想过那些外来商品和电影的译名,原来是大有来头,出自众多中国古代的大文豪之手?但不用担心,这些用词绝不偏门,你一定熟悉。

《仙乐飘飘处处闻》:灵感自白居易

提到「仙乐飘飘处处闻」,大部分人会先想到1965年上映的歌舞片The Sound of Music,这部由音乐剧改编的电影在当时相当卖座,当中的经典歌曲亦因此广为传唱,即使不曾看过这部电影,应该也听过「Doe, a deer, a female deer……」这句歌词,确实是处处皆有听闻。

这出西洋电影的中文译名,原来取自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此诗写下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杨贵妃初入宫便受万千宠爱,直到战火席卷宫阙,六军指控是杨贵妃迷惑玄宗使其不务政事,威迫杨贵妃自尽,最终她死在玄宗马前,首饰散落一地。后来乱事平定,玄宗返回长安,生死相隔多年依旧无?x??下爱妃,召来道士招魂,在仙界觅得已化身仙女的杨贵妃,她向君王言说无尽情意,以及无法相守到老的哀愁,遗下悔恨。

以「仙乐飘飘处处闻」为电影命名,可谓别具深意,一方面浓缩了电影意境,配合主角见习修女玛利亚到丧偶的上校崔普家中,担任对方7名子女的家庭教师,以音乐改变孩子生命的剧情;另一方面,电影后半部讲述纳粹德军入侵奥地利并威胁上校一家,乃至危及所有奥地利民众,恰如《长恨歌》中「仙乐风飘处处闻」所形容,歌舞升平被叛军打破,取而代之是四起的烽烟。幸而电影结局不如《长恨歌》悲惨,一众角色藉表演逃到瑞士,跨越阿尔卑斯山,在绿草如茵的山坡上唱歌、弹结他,靠音乐投奔自由。

《绿野仙踪》:中国清代就有

说到老电影或小说《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大家大抵想起主角桃乐丝(Dorothy)、稻草人、胆小狮子和锡樵夫在奥兹帝国(Land of Oz)冒险的童话故事,不过,原来世界上还有另一本《绿野仙踪》(或《绿野仙?》),且早在清乾隆年间写成。这本由李百川撰写的长篇小说,有「一百回」和「八十回」两个版本,虽然非童话故事,但同样渗有奇幻元素,集神魔、社会、历史故事于一身。

李百川笔下的《绿野仙踪》,讲述明代落第士子冷于冰看破官场腐败跟随道士火龙真人修道,他学成仙术后四处游历,度脱盗贼、灵猴、狐女、浪子、农夫等妖怪及人类,协助他们脱离世俗苦难,得道升仙,最终更翦除朝中奸臣严嵩,获皇帝册封为普惠真人。小说既?墨神魔仙界,对社会亦有透彻观察,反映了当时底层人物的生活情状,以幽默讽刺的态度针砭时政。鲁迅在《小说旧闻钞》如此评论:「盖神怪小说而点缀以历史者也。其叙神仙之变化飞升,多未经人道语」,称赞小说结合神怪与历史,而且许多升仙情节尚未有人书写,可算具创意与想像力。

■知多点

明清神魔小说

李百川的《绿野仙踪》(图)被归类为神魔小说,分类来自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其中第十六至十八篇专门论述明代神魔小说。中国自古以来,不乏以神鬼、妖魔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诸如《枕中记》等唐传奇、《搜神记》等六朝志怪小说;时至明代,以白话创作的通俗小说形成风潮,神魔小说亦随之风行,故事多基于道佛糅合的世界观,内容反映当时因果报应、轮回等思想内涵,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要数《西游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标志?清代短篇小说的盛世,书作虽写妖精鬼怪,实际上藉以反映世情。

化妆品原来关李白事

Revlon的化妆品在药妆店十分常见,但你知道它的中文名称是什么吗?Revlon译名为「露华浓」,听起来古雅,也确实来自中国古典诗词——李白的七?x??府诗《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诗作描绘杨贵妃的美貌,先从其衣装说起,将飘逸的衣裳比喻为云朵,把容貌描述为秀丽的花朵,春风吹拂过栏杆,露珠凝结在牡丹花上,把颜色衬托得更为浓艳。后两句诗人的想像力飞升至云端之外,把杨贵妃比作仙境中的仙子,不是在西王母的居所群玉山山头看见,就是在仙人居住的瑶台月亮下相遇。

以「露华浓」命名除取其音似,诗句「露华浓」本是借花朵的艳丽色彩来比喻美人容颜,作为彩妆品牌的名字确实非常适切,兼有色彩与美貌的象徵。

宝马是车还是马?

现代有德国汽车品牌宝马(BMW),中国古代的士人公子同样会「驾驶」宝马,不过此宝马非彼宝马。「宝马」一词出自辛弃疾的宋词《青玉案·元夕》,上片描述词人在元宵节看到的繁华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晚上春风吹拂,花灯如同千棵树上盛放的繁花,烟花像雨水般落下;马拉动?华丽的车,香气一路飘散;街道上传来凤箫吹奏的歌曲,明月的光流转动,鱼和龙造型的花灯整夜舞动。场面热闹繁盛,可以想像出游的人都是公子与小姐、达官贵人等,他们的马车当然也相当名贵。

词作中的「宝马」是指拉马车的骏马,BMW借用这个词汇,将「宝马」借喻为名车,显示品牌的矜贵,确立奢侈品的定位。

文:吕颖彤

图:网上图片、?x??社、彭博社、剧照、Veronika Oliinyk@iStockphoto/明报制图

(本网发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语文同乐 第7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