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filo@iStockphoto/明报制图)

沈安德教授(受访者提供)

【明报专讯】人工智能(AI)发展迅速,翻译能在一瞬间把文字转换成多种语言,翻译人员和课程仍有存在的必要吗?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主任沈安德教授说:「至少未来二三十年都不会被AI取代,因为AI翻译的内容仍需人手校对。」
Q:AI会取代真人翻译?
A:「人工智能并没有『理解』任何事物,它只是预测下一个最佳词汇是什么。」沈安德表示,AI在语言使用方面,本质上是保守的,AI的输出基于数据,而这些数据展示我们在近期如何使用这个语言,不会创造新的词汇或以新的用?x??方式使用现有词汇,即使以AI作辅助工具,仍需要真人监察,特别在后期编辑校对的阶段。此外,AI翻译可能文?x??确,但是未能完全正确翻译某些句子,例如谚语、俗语等,举例「Break a leg!」本身是祝福句,但「由于缺乏文化背景,AI可能会将『祝你好运』翻译成『摔断腿』」。
沈安德指出,文字翻译?重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口译则?重听力和口语能力,学生需具备良好的双语能力。现时香港大专院校开办的翻译课程,主要以中英互译为主。他鼓励翻译系学生出国交流,认识和了解异地的风土人情,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及跨文化技能。沈安德举例,美国几年前热议的「three strikes law」,意思是罪犯若第三次被判干犯同类罪行,其刑罚将比首两次加重。而「three strikes law」的文化背景源自棒球,即击球手三次均未能击中抾x??的投球,三振出局。然而这概念后来被广泛使用,例如在工作上出错,上司可能会说「that's one strike」,意思是如果不改进,继续犯错,就会丢掉工作。但在英国意思截然不同,「striker」在英国指足球队成员,具有相当积极的意思。沈安德表示,「了解原文的出处,对于确保正确解读特有的文化元素至关重要」。
Q:翻译课程读什么?
A:中大翻译系必修科目包括电脑辅助翻译导论、口译入门、翻译论文等,2025/26年还需修读39学分的选修科。学系每年提供约25个科目,涵盖法律、商务、影视、文学等的翻译或口译、同声传译等,学生可按发展路向和兴趣选择。大学四年级要提交毕业论文(Final Year Project, FYP),在英汉长篇翻译、汉英长篇翻译、翻译论文中三选一,因此讲求学生双语运用的能力。
Q:出路变狭窄?
A:现时翻译和口译行业发展蓬勃,不少跨国公司、银行、金融、媒体等众多领域,对具优秀语言和跨文化技能人才的需求很大,而且仍不完全信任AI产生的内容。
◆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JS4123)
*中大翻译系现和法律学院合办BA-JD双学位课程;另设翻译及中国语言及文学文学士(双主修)与翻译及语言学文学士(双主修)
*最低收生要求:「332A33」,即中、英文达3级,数学达2级,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达标,以及两科选修科达3级
*根据院校网页,约74%毕业生投身商界,包括公共关系、市场营销代理及大众传媒;约22%毕业生入职教育界别;另约5%加入政府相关部门
◆【大学翻译学相关课程(部分)】(表)
文?李景琳
图?filo@iStockphoto(明报制图)、受访者提供
(本网图文均有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至任何印刷品或上载互联网。本网发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星笈中文 第1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