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点对点:《全球塑胶公约》难产 「灭胶战」胶?(组图)
发布 : 2025-2-17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2024年世界地球日,韩国首尔有环保人士展示堆满塑胶垃圾的地球图案气球,提倡尽快结束塑胶污染。(?x??社)


塑胶污染来源之一是制造业。图为孟加拉妇女在首都达卡的胶樽回收厂工作。(路透社)

(图二)
【明报专讯】塑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伤害不容忽视。根据经合组织(OECD)统计,2019年全球塑胶产量约4.6亿吨,较2000年增一倍,预计到2060年或以前塑胶产量、使用和垃圾将各再增加两倍。专家指出,若不减少塑胶制造和使用,10年内全球将无法处理塑胶垃圾。《全球塑胶公约》(Global Plastics Treaty)最后一轮谈判2024年11月底举行,各国未能达成协议,当中有何分歧?
■塑胶污染Q&A
Q:塑胶污染有何趋势?
A: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指出,现今每年全球产生约4亿吨塑胶废物,如趋势持续,2050年产量将达11亿。塑胶废物中,36%是食物或饮品包??o?J??约85%弃置于堆填区或非?x??置。1950年代以来,全球生产70亿吨合成物料,少于10%回收处理。
香港方面,废塑胶为都市固体废物的第三大成分,2023年堆填区废塑胶弃置量为每日2120吨,较2022年减10.5%,而近年废胶回收率亦见上升。
Q:塑胶对环境带来什么问题?
A:塑胶大多是由化石燃料制成。塑胶产物涉及1.6万种不同化学物质,其中最少4200种对人类和环境有害。塑胶倘燃烧会释出可致命有毒气体,加上长年难以分解,亦会化为微塑胶(microplastic)污染土地和海洋,危害人类和动物。
国际环境法中心将塑胶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分为4个阶段:1)开采和运输化石燃料;2)精炼和生产塑胶;3)管理塑胶废弃物;4)塑胶进入海洋或环境后产生的持续影响。中心估算若塑胶的产量、处置量及焚烧量持续增长,到2050年累计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超过560亿吨,或不利达成《巴黎协定》的目标。
Q:什么是《全球塑胶公约》?
A:2022年联合国环境大会(UNEA-5.2)通过决议,旨在2024年前结束塑胶污染,并制定具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涉及塑胶制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生产、回收和处理等。
截至2024年11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塑胶污染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此共举行5轮谈判,寻求达成全球首份解决塑胶污染的公约。第五轮会议(INC-5)2024年11月底在韩国釜山举行,近200国代表出席,经一周会议仍未能达协议。与会国之间的分歧包括是否限制塑胶生产、管理塑胶产品和有疑虑化学品,以及为协助发展中国家执行公约提供融资。各国同意2025年择期再议。
■反对限产
倡废物管理解决污染危机
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伊朗等化石燃料大国组成的「志同道合集团」(Like-Minded Group)反对减少塑胶制造,力倡通过废物管理,例如回收和循环再用来解决污染危机。
化学业界亦反对限制塑胶生产,支持聚焦重用和循环再造。全球最大塑料生产商陶氏化工(Dow Inc.)行政总裁菲特林(Jim Fitterling)认为,各国政府须强制循环再用,提供更多的废物管理渠道。他说公司将增加循环再用塑胶物料,并减少塑胶生产的排放。
作为塑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的代表曾于2024年4月第四轮会议上称,各国应侧重「非争议」的东西,例如重新设计塑胶产品,使之少用塑料或更易于循环再用。
塑胶减产分歧未解 公约协议拉锯
■支持限产
限制生产 淘汰有害化学品
以挪威、卢旺达为首60多国组成的「雄心壮志联盟」(High Ambition Coalition),寻求就塑胶整个生命周期采取应对措施,主张大减塑胶生产。联盟主张最迟2040年结束塑胶污染,限制和减少「初级塑胶聚合物」(原生塑胶,virgin plastic)的生产和消费至可持续水平、逐步淘汰「有问题」的一次用塑胶、禁用某些可能危害健康的化学添加剂等。
塑胶由化石燃料制成,整个生命周期都产生大量碳排放,因此制止产量有助减少排放。秘鲁和卢旺达曾提议以2025年全球第一类塑胶聚合物产量为基线,15年内减少40%塑料,以遏制地球气温上升1.5℃。倘能创建具体且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塑胶公约》,解决各地区从生产、消费到处置塑胶废弃物的问题,将是自2015年各国达成《巴黎协定》以来最重要的国际环境协议和抗暖化条约。
■争议
1. 未规管塑胶生产商
有意见认为,目前各地控胶政策多侧重于提倡市民减少浪费等,却未规管作为塑胶供应链上游的生产商。有环保团体及赞成全面限制塑胶的发达国家认为,应创建具体且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塑胶公约》,以解决从生产、消费到处置塑胶废弃物的问题。
然而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ICCA)主席麦基说,限制塑胶生产无助减少污染和环保。她表示,塑胶包装替代品释出的碳足印可能更高。ICCA资助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限制塑胶会??u高物价,加重低收入户负担和可能增加废气排放。
2.塑胶循环经济效益成疑
塑胶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提倡通过回收再造、再利用等方式将废胶转为新产品,既减少垃圾和碳排放,又能创造经济效益,例如胶樽可加工成为纤维,用于制造衣物或地毡。
塑胶循环经济要成功,需要完善的回收系统和创新技术,亦有可能在再造过程中使用更多能源,经济效益成疑。欧洲审计院2024年的报告指出,欧盟各国的回收流程欠监察,例如申报为已回收的塑胶包装垃圾,实际上并非全部可回收。
■知识增益
各地如佾x??对塑胶污染?
面对日益严重的塑胶污染问题,除通过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u广可持续替代品,各地也??u出不同政策或法例,包括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减塑、禁塑、限塑或课税,例如在香港实施多年的塑胶购物袋徵费。特区政府亦预料最快2027年实施「塑胶饮料容器及质保饮品盒生产者责任计划」。
欧盟27国2024年4月达成协议,一次用塑料包装禁令2030年起将适用于未加工的新鲜水果、蔬菜、调味粉包糖包,以及酒店提供的盥洗用品小包装等产品。
■模拟试题
顾问教师:郭安
(1)根据资料,说明回收业界反对香港政府取消资助「中央收胶」的原因。(3分)
(2)参考资料及就你所知,指出及说明不同国家之间就《全球塑胶公约》的一项分歧。(4分)
(3)香港政府可以做什么减少塑胶污染问题?提出两项建议,并解释你的答案。(6分)
■参考答案
(1)回收业界反对香港政府取消资助「中央收胶」的原因是忧虑开放塑胶回收市场后,业界只会回收利润较高的胶制品如水樽等,而「杂胶」等料未有回收商愿意回收,最终使塑胶回收率降低。
根据资料,回收商称回收杂胶的成本高昂,如未获政府补贴,回收杂胶会?x??。从中可见回收业界反对政府取消资助「中央收胶」,原因之一是业界认为计划执行后,业界会放弃回收利润较低的杂胶,使回收效率下降,甚至影响整体塑胶回收率。
(2)参考资料,不同国家之间就《全球塑胶公约》是否限制原生塑胶生产出现分歧。资料提及,「雄心壮志联盟」主张大减塑胶生产,解决各地从生产、消费到处置塑胶废弃物的问题。不过,化石燃料大国组成的「志同道合集团」则反对减少制造塑胶,认为通过废物管理,例如回收和循环再用来解决污染危机。资料亦提及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ICCA)主席麦基认为,使用塑胶包装的替代品,反而可能释出更多碳排放。因此,不同国家就《全球塑胶公约》应否限制生产原生塑胶出现分歧。
(3)(图二)
(本网发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智学公民 第1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