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ing:慢慢步向寂静 声音渐成记忆——吴祉昊(组图)

发布 : 2025-3-19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Marco戏言脑中有个防卫机制,很容易忘记不好的说话或不快的记忆。



图为儿时的Marco。正在港大念资讯管理的Marco,希望未来当上事务律师,透过法律途径争取与捍卫听障者权益。






当演员曾是Marco父亲的梦想,他十分支持儿子踏上演员之路,认为他应该藉此「多玩玩,结识更多不同的人」。



随?医疗科技的进步,人工耳蜗手术让不少严重或深度听障者有机会重建声音感知能力。尽管听力正不断衰退,Marco目前不欲装人工耳蜗,「那些(人工耳蜗传递的)并非真正的声音,我仍想听真实的声音」。Marco说,无?x??像活在完全无声的世界,脱下助听器时会十分紧张,「每当身边有人或有车经过时,我都会想『发生什么事了吗』」。



Philip(左)是Marco的交心好友,Marco说朋友贵在真诚和够义气,十分珍惜相交淡如水,但对方有事会两?插刀的友谊。


【明报专讯】聆听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 从自己体内的心跳节奏,到成长时牙牙学语,再到跟他人沟通,所有声音都非常重要。「声音很重要,我无?x??受一个没有声音的世界。」聋人演员吴祉昊(Marco)说。听不见风声、鸟声、海浪声、耳语声……当声音渐成记忆,慢慢活在「寂静」的世界之中,原来如此孤独。

由「E人」变成「I人」

听觉作为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渠道,听力差异某程度决定了人与外界沟通的界限。健听人的听阈值(threshold of hearing)一般介乎-10至25分贝之间,能辗x???x??落叶摩挲、时钟滴答等细微声响,并可在复杂声景中清晰分辨语音及环境音。若只能听到大于25分贝的音量,便被界定为听障。对听障者而言,分贝的「距离」不仅指生理数据的差??o?J??也代表?心理、人际关系上的距离。

两岁时基因突变确诊听障,Marco年纪很小就开始佩戴助听器。他现时左耳听力范围在90分贝以上,右耳则在98分贝以上,不戴助听器的话,就无法听到门铃或救护车鸣笛声。听不清楚,却无碍他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闯荡——除小时候经常要接受密集的言语治疗,他的童年及少年生活与健听人无大分别,他自言是「E人」(外向的人),既学hip hop、现代舞、Jazz和Funk,也学钢琴、木笛、小提琴;他是「手语双语共融教育计划」受惠学生,中小学都得到口语及手语支援,算是能跟上健听学生的学习步伐。长大后他曾加入舞团参与多场演出,如2021年为方皓玟「LOST n FOUND」演唱会担任舞蹈员,又于2023年参加「世界聋人小姐先生大赛」,获聋人先生冠军。

Marco早年听力尚可,在听障群体中口语能力也算不错,平日上课选择听老师讲授多于看手语传译,至中五时听力明显下降,才较倚重手语传译。不过与外界接触始终要靠「沟通」,他戴助听器的同时,亦需读唇(观察对方的唇部动作)才能大致掌握说话内容,「如果要与两个或以上的朋友聊天,会较难跟上大家的对话」,当要「多方会谈」便十分费神,也难以接收完整对话内容并即时回应,彷佛慢了半拍。

沟通带来的影响在大学时期更为明显,Marco说现在自己渐渐变得「I」(内向),「毕竟认识新朋友,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但我听不到对方说话时会不自觉『?』了出来,别人或会觉得我很奇怪」。Marco不是完全听不到声音,能如常与他人交谈,别人从外观上亦无法得知他在沟通上有特别需要,各种误会使他常在人际交往中「吃柠檬」。他戏言想过试?不说话,直接向他人打手语,「(这样的话)别人也许会对我感兴趣一点,更理解我一点吧」。

寻找健听与失聪之间的人

听障光谱很宽,听力损失程度有轻微、有严重,这个程度之分,像是一项看不见的「影响力指标」,各听障者面对的沟通和生活难题不尽相同。Marco既非「完全听得见」,却也不是「完全听不见」,他到今天仍在寻找身分定位和属于自己的群体,「从小到大,我一直也很热中于寻找像我一样的人」。

身为听障者,Marco固然无法完全融入健听人的圈子,如早前因电影《看我今天怎么说》获奖出席台湾金马奖后的聚会,他认识的人不多,加上环境杂音影响声音接收,他不清楚现场正发生什么事,紧张不已,多次出入洗手间。普通朋友聚会上,他亦要聚精会神留意各人的嘴唇动作,「不到5分钟已很困,不想听了」。除非是跟听障朋友外出,他才可以安坐位上「很chill地看(手语)」,甚至不用转头就能跟上众人在谈什么。

可是,聋人也非最能理解Marco处境的群体。「我不完全是打自然手语的聋人」,他懂得打亦能读懂手语,但因仍可有限度听到声音,且成长阶段主要靠「听说」交流,「口语对我来说,始终是最熟悉和最能够表达自己的语言」。他不讳言,现阶段无法透过手语完整表达较复杂的情感和说话。

家是避风港 友谊难能可贵

人类是群居动物,从古到今,始终在追寻与他者的连结。「我的自尊与自信、所有的东西,都是爸爸妈妈给予的。」父母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关怀,使Marco从未因听障而自卑,「家是我的避风港」。避风港以外,他另外在找「能够把背脊交给对方」的朋友。拍摄电影,不仅让广大观众了解到「吴祉昊」及他的状?,也让他认识了来自美国的健听朋友Philip。对方懂得两文三语,因为兴趣而学习美国及香港手语,更重要是有颗开放的心,「虽然他比我年长许多,但为人十分随和,而且愿意聆听与了解我。」他清楚这份友谊难能可贵,十分害怕失去这个朋友,「有句话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但是我真的不想散」。

听觉缺失让Marco明白生命里有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朋友、没有家人、没有能够分享的人,即使拥有再多东西也没有意义」。

■问问Marco……

答:Marco

问:《语文同乐》

问:听过最动听的说话?

答:爸爸说的「你吃饭了吗?」因为他过身了,我无法再听见他的关心。

问:听过最难听的说话?

答:身边人曾说:「你戴了机(助听器)就听得到啦,你戴了机怎么会听不到?」

问:听完觉得难过的说话?

答:我不太理会别人的说话(指闲言闲语),但会担心出现伤害我家人的说话,我不希望他们受到任何伤害。

问:听过最感动的说话?

答:记得小时候曾问妈妈想我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她答只要我开心就足够,这句话我一直放在心上。

问:听到不想听的说话时,你会怎样做?

答:会装作听不见,「选择性失聪」。

■知多点

跟佢做个friend

各听障者听力有异,未必人人能立即听到附近的人声与杂声。想跟身边的听障朋友打开话匣子?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1) 辗x??对方肩膊

(2) 大动作挥手

(3) 开关灯

(4) 透过镜子或玻璃倒影挥手

(5) 将纸巾或纸团辗x??至他们面前

(6) 用手机传信息

(7) 打视讯电话

文:锺美?

图:锺林枝、天下一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及受访者提供

(本网发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语文同乐 第7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