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埼玉县一处仓库今年2月存放有大量政府储备大米。(法新社)

日本农相小泉进次郎。(路透社)


日本政府为应对近期米价居高不下,农林水产相小泉进次郎周一(26日)宣布改变发放政府储备米的方式,取消原本的竞标制,由政府选定大型超市等零售商直接供货,寻求最快下月初以每5公斤税后售价约2160日圆向市面供货,藉以平抑米价,纾缓民困。今次被认为是小泉上周三接任农相以来,大力应对米价问题的第一击,成败与否势将影响其个人政治前途,以及他所属执政自民党在7月国会参议院选举的表现。
首轮派零售商30万吨米 须8月前售
新一轮发放的储备米分别为2022年产20万吨和2021年产10万吨,通过任意合同直接出售予零售商,签约对象仅限每年大米销售量逾1万吨的大型零售商,合约规定他们必须在8月底前出售购入的储备米。
此外,政府将承担运输费用,也接受网络电商参与计划,让廉价储备米可广泛流通至日本全国。农林省将视需求研究进一步发放,还为设立应对米价居高特别成立「集中应对小组」。
日本大米自去年年中起价格持续上升,影响民众生活。前年夏季受热浪侵袭,日本稻米收成量减少及品质下降;肥料及机械燃料等价格上升亦令种米成本上升,另外餐饮和旅游业从新冠疫情复苏令需求增加,都是引发大米供应不足且价格飙升的原因。
农林水产省统计数据显示,全日本平均大米零售价连升18个星期后,于本月首周曾稍回落,但之后连续两星期回升,第三周(5月12至18日)为4285日圆。
石破茂政府约两个月前已开始向市场发放储备米救急,但成效不彰。日本放送协会(NHK)4月8日曾报道,政府储备米当时每5公斤售价只是比售约4000日圆的普通本地产米便宜数百日圆。
小泉表示,此前的竞标放售方式抬高了储备米价格。日本为防止常时米价暴跌对发放储备米有严格规定,只能在灾难或供应紧张时限量发放,发放一般采用商户竞标方式,规定中标者须于一年后向政府售回跟所得储备米同等数量的新米,参与门槛高,中标者亦通常为持有大量旧米的大型农业组织。农林水产省3月起通过3批竞标,向「日本全国农协联合会」(JA全农)等组织交付了合共31.2万吨储备米。
共同社等日媒报道,中间商和零售商可自由决定储备米售价,通过农业组织供货予零售商亦有出货相对较慢的问题,被认为是储备米流通欠佳仍然昂贵的主因。今次新发布的规则不要求零售商「换米」,务求令储备米能尽快以可负担价格上市。
民调:65%人看好小泉进次郎
《日本经济新闻》和东京电视台5月23至25日所作的最新民调显示,65%受访者对小泉进次郎任农相的表现抱有期望。
(共同社/NHK/东京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