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关系分歧多 电车俄乌题待解
发布 : 2025-7-25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举行的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并未达成太多积极成果。电动车、稀土、俄乌战争、小额包裹等各种分歧摩擦暂难弥合,挑战未来一段时期的中欧关系。
被指助俄战争经济
中欧关系降温不仅因为贸易「失衡」,还在于俄乌战争以来,北京被欧洲各方认为背后支持(包括出口物资)俄罗斯,路透社23日就引述欧洲安全官员称,中国制造的引擎正透过影子公司秘密运给俄国营无人机制造商。布鲁塞尔日前把一些中国实体纳入针对俄国的制裁方案,冯德莱恩也对欧洲议会称中国实际上助长俄罗斯的战争经济。中国则一向强调中立,支持劝和促谈。
欧盟各国进口中国电动车和电池经过几年猛增后,欧盟2024年底决定徵收高额反补贴关税,谈判至今仍未达成。而中国就此反制的徵收欧洲白兰地反倾销税,月初在外长王毅访欧之际,以价格承诺方式解决争端;同时王毅也就稀土磁铁产品出口管制一事,承诺「欧企的正常需求将得到保障」。惟稀土也被欧方一些人视为中国的「谈判武器」、「勒索工具」。
中国小额包裹亦引发争端,Shein、Temu和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这些中国电商平台的商品涌入欧洲,被指对欧制造业构成不公平竞争;欧盟已提议对直接寄送至民居的包裹徵收两欧元的处理费,费用将会由电商平台承担。欧盟早前还宣布将中国公司排除在超过500万欧元的公共采购订单之外,中国财政部本月初决定对等反制。
欧洲政策中心的高级研究者法比安·祖利格对美联社表示,中欧双方都有利益诉求,也都有让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