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二战叙事拨乱反正 武器震慑台独
发布 : 2025-9-03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对于此次「9.3」阅兵的外交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昨对本报指出,第一是捍卫正确的二战史观。中国和俄罗斯为二战胜利作出了最大牺牲和贡献,然而二战叙事长期以美国、欧洲为中心,「9.3」阅兵是要拨乱反正,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强调和捍卫中俄在抗战发挥的作用。
同时,九三阅兵将显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此次展出兵器均是国产,且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高,按作战体系进行的模块化编组,即可以直接投入战场。「这些都将有效改变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同时将有效震慑台独势力」。阅兵前的天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国家主席习近平首度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主张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5个方面。
王义桅指,这主要是在联合国80周年的契机提出。联合国成立时仅45个成员国,许多全球南方国家没代表,难参与联合国改革,「倡议主要是反映了『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心声」。美国现淡出联合国体系,联合国沦为「空转」,「因此倡议特地提到了行动导向,不能只是空谈」。中国牵头提出这些倡议,推动各国参与,实际上也是在维护联合国的权威。
西方传媒高度关注此次九三阅兵和上合峰会。BBC形容天津上合峰会与北京阅兵这个组合,是中方展示「反美联盟」力量的一场外交大派对,并引述退休美国国务院东亚暨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董云裳指出,参与的国家「对西方单边或霸权式行动心存不满」,如今表明反对,希望全球秩序能出现一些更符合自身利益的改变。《纽约时报》称,美国混乱的贸易政策在全球不迂唪迎,中国则利用这个机会,称自己有能力领导一个更为稳定的世界。明报记者 沈燕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