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欣健曾于1960至70年代担任警司,带领过一队卧底,后来跨进演艺界,以顾问形式参与章国明执导的电影《点指兵兵》与《边缘人》,为?庾x??事提供意见及资料。(黄志东??o?J??

(图:陈绮雯)

假身分证(资料图片)

警匪片中时见警方布置案件调查板,「光影边缘——香港电影的卧底世界」展览照办煮碗,以各出卧底电影的剧照及道具制作调查板,让观众投入卧底世界。(黄志东??o?J??

传呼机(资料图片)
【明报专讯】陈欣健以电影工作者的身分进入大众视野,不过他还有另一个身分——他曾在1960至70年代任职警队,官拜警司,更获派秘密任务,率领一队卧庾x??员。时值70年代初期,香港的卧底团队尚属萌芽阶段,没有成熟的管理系统,也无科技工具的协助,破案历程可谓困难重重。以下是由陈欣健亲身经历改编而成的游戏,你需要化身卧底任务的一员,在一次又一次的矛盾与挣扎中,选择行勾x??向,顺道蒐集所需工具,包括:线人情报、假身分证和传呼机(call机)。看看你能否临危不乱,准确判断,顺利破案!
加入卧底大行动
(1)1970年代中期,陈欣健被调往旺角警区,他万万没想到,在正常的工作外,被安排一项秘密任务——高层告知,他将要接管一队五人卧底小组。据悉这是香港首批卧庾x??员,先前由外国警官负责,他是第二任负责人。
有疑虑—— ②
欣然答应—— ③
(2)陈欣健对卧底的工作认识不深,询问后才发现根本没有培训和管理系统,他们只能如处身「石器时代」般,摸?石头过河,自行摸索。至于设立卧底的原因,他估计因为当时破案的手法相对被动:第一,必须等到案件发生,才能追查与逮捕犯人;第二,向线人购买情报,变相需依赖金钱来破案。大概是刑事侦缉的高层希望能够主动出击,提前堵截罪案,才决定成立卧底队伍。
与卧底见面—— ③
资讯不足,决定再了解一下情?—— ④
■知多点
线人情报
线人与罪犯流氓等有紧密接触,容易收到犯罪风声。陈欣健称1970年代时,警察不同单位组织都会获得一笔线人费,下发给探长或警员来「养线人」,如果线人把相关消息报告给警察,便能获得赏金。
(3)陈欣健接手时,发现卧底已经潜伏在犯罪集团中一段时间了,有些甚至超过一年半,不过他们看起来相当年轻,只有18、19岁,最大也不过21岁左右。这也难怪,毕竟卧底身分讲求保密,最好挑选没有太多经验、只短时间担任过警员,未曾曝光在大众眼前的新人。为了隐瞒身分,他们也早已获发虚假的身分证。
先询问他们工作上的难处—— ④
直接安排任务—— ⑦
■知多点
假身分证
每名警务人员进入警队时会获发委任证,以证明具执?x??力。不过,卧底需要上缴委任证,转而获发虚假身分证,以免暴露身分。
(4)卧底工作吃力不讨好,他们不会获得更多薪水,却要面对难以避免的困境:第一,必须认识犯罪组织成员,甚至加入黑社会;第二,要与道友为伍,因为他们最容易透露风声,什么都会说给你听,卧底要么假装吸毒,要么真的吸毒,才能博取他们的信任;第三必须同流合污,如参与殴斗,就算杀人也要一同前往,界线则自行拿?;第四,要向所有人保密,包括家人。
提醒他们有什么可用的装备
及注意事项—— ⑤
安抚卧底,
告诉他们担任卧底的好处—— ⑥
(5)没有手提电话的年代,可用的通讯工具就只有放在餐厅、家里、办公室等地方的室内电话,或者call机,无法即时联系,私隐亦无保障。因此陈欣健提醒卧底,警队不一定能够提供即时支援,遇到危机时要懂得「执生」(临场应变)。
指示卧底蒐集情报—— ⑦
■知多点
传呼机
传呼机(call机)是小型无线电通讯工具,如果要透过call机联系别人,需要先打电话到call台,告知接线员自己要找谁、对方叫什么名字、有什么需求等;接线员会通知机主,机主听到call机发出通知声响,要自行回电call台,由接线员帮忙传递口讯。
(6)陈欣健听说过一个传闻:曾有负责人容许卧底私下保留打劫回来的赃款作为「额外收入」。他则没有这样做,仅提醒卧底,只要工作有成效,便会给予晋升机会,例如担任「沙展」(警长)或加入CID(刑事侦缉部门)。由于卧底多数是初出茅庐的警员,迅速升迁的承诺非常吸引。
虽然罗嗦,
但还是多提点卧底—— ⑤
继续指示卧底蒐集情报—— ⑦
(7)卧庾x??功潜入犯罪集团,正在暗中蒐集情报。不过一个警区需要处理许多刑事案件,包括谋杀、打劫、放火、非礼、偷窃、打架等,指导卧底只是陈欣健众多工作中暗中负责的一环,他无?x??x??太多时间关注卧底的工作。
相信卧底的办事能力,
等待他们自行报告—— ⑧
虽然忙录,但仍抽空约见卧底——?
(8)某天,一群小混混被陈欣健的下属逮捕并带回警署审问,其中一人原来是卧底。1970年代部分警察为求破案会使用武力,卧底被打得快要受不了,然而只有陈欣健知悉卧底任务,就连他的直属上司也不知道,他亦不能直接揭露卧底身分,陷入两难……
决定向知道内情的高层报告—— ⑩
但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风险,
选择不作声,这就是卧底的工作——?
(9)卧底继续潜伏,试图蒐集更多证据。
与小混混一同行动,
看看能否在街头获得情报—— ⑧
道友最容易透露情报,
向他们套话——?
(10)本来就知道卧底任务的高级警司出手相助,亲自来到警署处理。陈欣健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装作不知情,警司则声称卧庾x??及另外一宗案件,需要他协助调查为由,将卧底带走。
陈欣健决定不再等待,
部署收网行动——?
(11)卧庾x??然取得情报,陈欣健得悉犯罪集团的作案时间与地点,于是策划「收网行动」,准备把罪犯一网打尽。
谨慎为上,先观察,从长计议—— ⑨
直接出击——?
(12)卧底忍受不住,暴露自己身分,任务失败。
(13)陈欣健面见卧庾x??,发现他精神状态不佳,怀疑他吸毒。卧底年纪轻,阅历甚少,心智不够坚定的话,很可能反过来被犯罪集团影响,染上坏习惯。无奈之下,只能把他革职辞退,任务失败。
(14)根据卧底线报,警方得知犯罪集团策划于长沙湾屠房附近持枪行劫,于是部署收网行动,以警车包围,最终逮捕犯人。陈欣健故意让卧底逃脱,为免减低犯罪集团疑窦,亦放走一名同伙,卧底行动仍然继续……
卧底同义词逐个捉
「卧底」泛指潜入敌方阵营,假装一分子,暗中打探消息、蒐集情报的探子。从古至今,指涉卧底的词汇非常多,包括「二五仔」、「内鬼」、「反骨仔」等,陈欣健认为,这些词汇凭?电影更为风行流传,电影甚至创造出新的卧底用词,并广为大众使用。你知道吗,这些被视为口语甚或通俗的用词,其实深具文化底蕴,来自古代经籍,更有典出佛经者。
.二五仔
「二五仔」出处众说纷纭,其中一个说?x??自明代余邵鱼、冯梦龙的长篇章回小说《东周列国志》。当中一则故事,讲述献公宠信佞臣梁五和东关五,他们恃?君主偏爱,滥用职权,晋人称他们为「二五」。献公爱妾骊姬欲替儿子谋夺太子之位,于是收买「二五」,要求他们一同向君主进言,改立太子,二人果然立即答应。因此,有说「二五仔」的称号,来自梁五和东关五两个为了金钱出卖君主的小人。
.内鬼
「有内鬼终止交易」造就电影《无间道》的经典一幕。所谓「内鬼」,按字面可解读为「内部暗藏的奸细」,引伸出组织中叛徒的意??o?J??看似非常合理。然而,内鬼原应写作「内宄」,根据先秦典籍《国语.晋语六》「乱在内为宄」,在内部作乱的行径称为「宄」。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也提到「凡盗起外为奸,中出为宄」,在外犯罪作乱称为「奸」,在内部而起的乱事则为「宄」。
.反骨仔
以「反骨」称呼叛徒,出自元末明初时期罗贯中撰写的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情节讲述诸葛亮命令刀手斩杀大将魏延,刘备不解,认为他是有功绩而没有过错的人,无理由将之?x??。然而,诸葛亮说「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魏延后脑的骨头异常,呈「反骨」状,诸葛亮认为这是会作反的骨相,因此要预先将他?x??,以绝后患。这则以貌取人的极端案例,造就「反骨仔」一词的诞生。
.无间道
「无间道」作为卧底的代名词,始于2002年上映的香港电影《无间道》,至于「无间」本身,则来自佛教用语。电影引用《涅盘经》第十九卷「阿者言无,鼻者名间,间无暂乐,故言无间」,意指八大地狱之最,称为「无间地狱」,为无间断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无间」乃没有止息的痛苦,《无间道》借用这个概念描述角色状态——警队派陈永仁做黑社会卧底,黑社会亦安排刘健明潜伏警队,两个人物跨步于正邪、忠奸的边界,丧失对自己的认知,渐渐陷入虚无。身分错置但对「真我」求而不得,就是角色的无间地狱。
文:吕颖彤
图:黄志东、陈绮雯、资料图片
(本网发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语文同乐 第7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