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报专讯】11月初笔者和学生前往巴黎参加国际生物科技竞赛,夺得金奖而归,顺道带他们参观巴黎的文学胜地:米拉波桥(Pont Mirabeau)。横跨塞纳河的桥梁如此之多,这道桥之所以闻名,归功于名作家纪尧姆.阿波里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他为了悼念消逝的爱情写下情诗〈米拉波桥〉(Le Pont Mirabeau),被誉为「法兰西第一情诗」。这首诗最早由戴望舒翻译成中文,太多翻译家忍不住参一脚,故中译本多得惊人。这不是正好成为我的教材了吗?当一样的诗句被人翻译成不同版本,如何判别优劣?我曾问写作班上的学员,竟然莫衷一是,每人都坚持自己的选择。
登桥寻觅心中最佳译本
毕竟对语言的感受是很个人的,可能受阅读口味影响,也可能有其他因素。都不重要了,关键是,笔者想学生明白「一句句子可以有无数种写法」,让我们来读一些例子:
戴望舒译:钟声其响夜其来/日月逝矣人长在
闻家驷译:让黑夜降临让钟声吟诵/时光消逝了我没有移动
沈宝基译:一任它日落暮钟残/年华虽逝身尚在
罗洛译:愿黑夜来临愿钟声响啊/时日在飞逝而我却滞留?
飞白译:夜色降临钟声悠悠/白昼离去而我逗留
郑克鲁译:黑夜降临钟声传来/时光流逝伊人不在
程抱一译:夜晚来临,钟声外,/日子过去,我徘徊。
上述诗句,全翻译自〈米拉波桥〉最著名一句:「Vienne la nuit sonne l'heure/Les jours s'en vont je demeure」。你最喜欢哪个译本?比照并深度阅读各个译本,是学习写作其中一个妙法,亦是我的秘诀之一。
寒夜里我带学生登桥,犹如踏进圣域。远眺铁塔,河心竖立?巴黎自由女神像,河水在桥下淙淙流淌,那刻我知道还有个任务必须完成:找那块镌刻?〈米拉波桥〉的诗碑。还是学生眼利,原来诗碑相当不起眼,就钉在桥的一头低矮处。我摸?凸出来的诗行,想像阿波里奈尔写诗当刻的?x??愁绪,并请求学生花点时间听我朗诵全诗。不懂法语就无谓献丑了,要读哪个译本好呢?著名法语文学翻译家徐知免的版本最合心意,就这句「夜来临吧听钟声响起/时光消逝了而我还在这里」,让我多年来心念难忘。
AI翻译再修改 最好方案
在如此一个凄冷的晚上登桥,踏?前人的脚步,听?各种声音,或者是单车的撞铃、树叶迎风作响……景致毋须过多修饰,随手撷来,呼应心中所臆所想去写就是。倒是不宜写得太矫情,不必夸大个人情感,我们若非?x??「深知身在情长在」的心理状态,就不必装作「怅望江头江水声」。学生常以为写得悲壮等于精彩,然而以美丽的文字细述日常与人间风景,才最耐读。
现在人工智能(AI)很方便,每次写好文章后都忍不住用它翻译成英文,看看效果如何。功利一点说,这对学习两种语言、翻译都有裨益。好吧,我的真正目的其实一样功利——想跟不懂中文的外地文友分享诗作。自行翻译太累人(道行也未足够),总不能每次拜托翻译家帮忙,只靠AI又交不出称心译本,最好的方案是先交AI初步翻译,然后仔细修正。这样不算轻松,该下的苦功仍是得下,但经多次练习,竟自觉英语能力有些微进步,不信你也来试试。
用文字记住旅程
这次巴黎之行,我亦有相约当地诗人Timoth?e Bordenave在丁香园咖啡馆小聚,分享彼此的写作经验。学生坐在作家费兹杰罗(Zelda Fitzgerald)和贝克特(Samuel Beckett)坐过、镶了黄铜小牌子的座位前喝咖啡(什么,海明威?他只会坐在吧?那边),听巴黎人闲话日常,如他以前住在对街,每夜在救护车来回的警笛声包围下安静地阅读和写作。学生听故事的当下或者只感沉闷,然而这经历足够他们记得一辈子了。这篇专栏文章正示范了如佾x??这些记下来,看,当中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情节,有的只是咖啡馆里的温暖空气,咖啡的氤氲在法国腔和香港腔的英语之间萦回不散。
巴黎的文学地景多不胜数,我们到巴黎植物园观豹,我也忘了捧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的首本名作〈豹——在巴黎植物园〉来朗读。不必了,当下还是追?来回踱步的豹比较快乐,并且好好记住一切:如此,在记忆里我随时可回去任何一个地方,写我所思。至于里尔克这首诗有什么值得学习之处?择日再说。
■阮文略
中大生物化学(医学院)哲学博士,中学生物科教师、图书馆主任。曾获香港艺术发展奖文学新秀奖、磨铁诗歌奖、青年文学奖、李圣华现代诗青年奖等,诗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于海外发表。最新诗集为《物种形成》?。
文、图:阮文略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语文同乐 第6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