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报专讯】《论语》中,孔子教导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即不符合礼节的事不应看、不应听、不应说、不应做。对孔子而言,谨慎而言、做事有礼是君子的基本,孔子后代和继承儒家思想的孟子,也有「非礼勿言」及「非礼勿视」的故事。
人的日常行为举止,除了考虑自身形象,更多是为顾及他人,是「礼」存在的原因之一。孔子的学生颜渊曾问孔子仁德表现及实践方法。孔子回应说,不做违反礼法的事,例如不合礼地看、说、听、动等。可见在他眼中,做事合礼是有仁德的表现。孔子后代孔光按?其教导,成为「非礼勿言」的人;但继承儒家学说的孟子,却因不合礼的「视」,被母亲教训一番。
不能说的「秘密」
西汉官员孔光是孔子的第十四代孙子,任职朝廷工作时有好名声,而且他从来不将工作相关的事告诉别人,家人亦然。据《汉书》所载,孔光即使退休后跟家人闲谈,也不提及过去与工作相关的事,家人也不特别问及政事。有次闲谈,家人问孔光「温室里究竟种了什么树?」「温室」指孔光工作议事之处,即宫内朝廷。对家人出于好奇而非打探其工作的问题,孔光也不回应,并转移话题。
后世以孔光「不言温室树」一事,形容人行事谨慎、不随便多言。
■想一想
你认为孔光的态度在今天值得学习吗?
谁更无礼?
孟子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又称「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他也是重礼之人,但在他的母亲(孟母)眼中,他比起其妻子更不守礼,还因此被骂了一顿。《韩诗外传》记载孟子一则轶事,有天孟子妻子独自坐在房内,伸腿而坐,孟子进房时见妻子坐姿不端正,非常不满,认为她不守礼,更非好妇人,于是跟孟母说:「我的妻子相当无礼,我要休了她(即离婚)。」孟母问孟子:「究竟发生什么事?」孟子说出因由,孟母再问:「你是如何得知她不守礼呢?」孟子说:「是我亲眼看见的。」没想到孟母训斥孟子:「真正无礼的人是你,不是你的妻子。明明《礼记》上有写,当要进门,需先问清楚谁在屋内;当要入厅堂,得先高声传话,让里面的人听见、知道有人要来;当要入房,眼要向下望。为何要这样做呢?那是为了不要杀人一个措手不及、让人能及时准备。现在你入房不敲门、没扬声,你的妻子不知你来,未赶及准备,根本是你无礼在先。」孟子听见孟母所言,顿觉自己无礼,为此自责,也不敢再责怪妻子。
■想一想
你认为孟母言之有理吗?为什么?
■想一想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不是叫人什么都不要看、听、说、动?说说你的看法。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中华小学堂 第0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