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买卖国债属币策 非量宽(图)

发布 : 2024-6-20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人行公布将逐步纳入二级市场国债买卖为货币政策工具,行长潘功胜否定措施是量化宽松,作为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当局将「既有买也有卖」。(人行网页图片)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昨日在上海陆家嘴论坛阐述未来货币政策框架,其中指正与财政部共同研究落实,将逐步把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他强调此举不代表人行搞量化宽松,指人行「既有买也有卖」,作为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会与其他工具搭配,共同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现时人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投放资金。今年3月官方曾披露,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去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及,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当时已引起市场议论人行是否进行中国版量化宽松。潘功胜昨天指出,随著金融市场发展,债券市场规模和深度提升,人行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投放基础货币的条件逐渐成熟,又提及央行要从宏观审慎角度观察市场,及时阻断金融市场累积风险,并以美国矽谷银行事件为例,指当前关注非银行机构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

华西证券:MLF作用或渐被取代

华西证券报告指出,内地现时逆回购利率为1.8厘,存款准备金率为7%,仍有空间通过常规降息降准支持实体经济,未来人行可通过买入国债投放资金,在月底到次月初市场冗馀资金较多时,则卖出国债以调节流动性,避免市场利率明显低于政策利率。买卖国债与MLF功能相似,但MLF不能主动回笼资金,料MLF作用或渐被国债买卖取代。

人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前委员余永定撰文指出,市场对国债需求旺盛,内地目前没有大规模实行QE的必要,不过他指出目前国债发行量远不足基建投资,以及防范房企、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资金需要, 一旦加快国债的发售频率、加大国债发行规模,引入量宽或难以避免,他呼吁当局打破「量入为出」的传统财政观念束缚,一旦有需要就迅速推出量宽。

指人行将改进利率调控机制

另外,潘功胜亦提及,人行将改进利率调控机制,未来将考虑明确以某个央行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称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上述功能,其他期限政策工具利率可淡化政策利率色彩,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传导关系。另外调控短端利率时,人行通常会利用利率走廊工具,将货币市场利率限于一定区间,现时已初步成形,上限为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下限是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总体宽度较大有利发挥市场定价作用。

分析:新利率走廊或收窄至1厘

现时常备借贷便利(SLF)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为2.65厘和0.35厘,作为上下限与市场指标7天期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利率1.88厘有一定距离,澳新银行资深中国策略师邢兆鹏预期,新利率走廊有可能收窄至1厘,超额准备金利率或大幅提升,SLF则稍微下降。他又指市场不应期待人行短期内大幅降息,债券市场应考虑央行近期就债息作出的警示。人行上月针对长年期债息下跌,表示必要时会进行卖出国债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