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出书分享ICU病人康复故事 无心跳63分钟 奇迹少女泰然忆生死(组图)

发布 : 2025-6-27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港大深切治疗医学部出版新书《让伤疤绽放生命──后ICU的人生马拉松》,由总监冼维正(左一)任主编。书中讲述病人故事,包括因患暴发性心肌炎而一度心脏停顿需接受抢救的乐雯(左二)。她与父母(右一及右二)亲身出席记者会剖白当年经历。(何佩锜??o?J??



玛丽医院时任成人深切治疗部副顾问医生魏振威(左)及时任副顾问医生冼维正(右)当年展示为乐雯提供的人工心肺机。(资料图片)


【明报专讯】19岁少女乐雯2015年因感冒引发暴发性心肌炎,时任玛丽医院深切治疗部多名医护赶赴另一医院ICU协助抢救,以当年运用仅数年的人工心肺机救回她一命,令心脏停顿63分钟后恢复跳动,为当年绝少抢救成功案例。10年后,乐雯首次亲述澜x??经历,抢救期间她其实仍听到医生的说话,因而不觉病情严重,但知悉患病令身边人无比紧张,希望从书中分享经验,可令身边人释怀。主编新书的港大深切治疗医学部总监冼维正称,希望教育公众,以病人经历摆脱外界对ICU既定恐惧印象。

明报记者 陈屾x??

现年30岁的乐雯,2015年3月底因严重感冒出现胸痛、呕吐等,被家人送到邻近医院急症室。她入院后开始心跳不正常、血压下降,估计患上暴发性心肌炎,至晚上心跳情?转差,被送入ICU抢救。

玛丽医护携心肺机搭的士赶往抢救

那时医生摸不到乐雯脉搏,其心脏已无法维持血液循环,玛丽医院随即收到该院求助。冼维正连同3名医护随即乘的士赶到该院提供俗称人工心肺机的体外膜氧合仪器(ECMO),代替心肺为脑部等器官供氧。冼维正忆述,当时的士驶到山道天桥时,收到该院医生电话,「佢已经急救紧,你?自己决定?唔?啦」。冼说由薄扶林到场至少需30至40分钟,一般病人抢救后约10至20分钟仍不成功,生存机会已不大,因此对方如此建议。

继续前往与否面对挣扎,冼维正说想到病人若救不活,医护会感气馁及面临很大精神压力,也牵涉公共资源运用的权衡。他解释,当年每次开人工心肺机需百万元,「用100万救一个愈后机会唔高病人,系会有呢?讨论」。

最终团队决定继续行程「博一博」,直至抢救开展后约50分钟,人工心肺机终连接于乐雯身上,心跳停顿长达63分钟后重新跳动,被视为奇迹。冼维正说,乐雯于翌日苏醒,「醒番可打招呼」,一周多后离开ICU,身体功能恢复进度良好。

抢救中听见医生说「佢唔得?啦」

事发十载后,乐雯及父母首次诉说经历。乐雯忆述,被抢救期间仍听到声音,听到医生告知「佢唔得?啦,叫定家人stand by」,她说当时听觉仍维持正常,故不觉得情?如斯严重。手术室外的父母被医生告知「已尽?力」,其父形容情节如电视剧般,甚至已为女儿打点后事。

对于医生提及心肌炎可重现,乐雯泰然自若,「ok,系担心我只狗仔,无其他,屋企人佢?试过都应ok」,说罢引起一阵哄笑。她说:「已经历过,仲有咩解决唔到、搞唔掂,无话太惊死呢回事。」

载有乐雯等11个病人故事的新书《让伤疤绽放生命──后ICU的人生马拉松》下月发售。怀有空姐梦的乐雯,现时行动自如,并与冼维正成为朋友。她自言不觉患病经历是大事,但「身边人很紧张」,希望书中分享令身边人释怀。冼维正说外界对ICU有惧怕印象,但部门同时拥有最多资源照顾病人,希望新书可令患者及家人对部门有更多认识,令他们治疗期间稍为安心,并起公众教育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