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市占率升至6% 成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生产商
发布 : 2025-7-08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在努力扩充产能及受惠国策的情形下,内地最大晶圆代工生产商中芯国际(0981)全球市场占有率,由去年起已攀上及持续维持在第三名,比2023年跳升两级。另一方面,一向稳守第二名的三星电子,近年市占率却江河日下,令中芯和三星电子的市占率差距史无前例地缩窄。
台积电一骑绝尘 市占率达67.6%
根据TrendForce最新发表研究报告,2025年首季全球首十大晶圆代工生产商总营收364.3亿美元,按季跌5.4%。台积电继续排名第一,今年首季营收255.17亿美元,按季跌5%,但市占率逆市升0.5个百分点,达到67.6%。至于其最大竞争对手三星电子,继续排名第二,但今年首季晶圆代工营收28.93亿美元,按季跌11.3%,市占率跌0.4个百分点,至7.7%。中芯方面,今年首季晶圆代工营收22.47亿美元,按季升1.8%,市占率升0.5个百分点,达到6%。这令中芯的市占率继去年升上第三名后,继续维持。第四名是联华电子,今年首季市占率4.7%,按季相同。第五名为格罗方德,今年首季市占率4.2%,按季跌0.4个百分点。
三星市占率跌至7.7%
观乎近几年联华电子和格罗方德基本上只吃老本,既不愿投资在精密制程上,又没有大幅扩充产能,中芯在未来继续维持市占率第三名,应可审慎乐观。不过,内地有部分媒体的解读并非只限于此,认为中芯未来有可能取代三星电子,成为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生产商。对于这个解读和预测,笔者认为,这是对中芯期望过高,至少在短期内机会不大。因为只要多看之前几季数据(见表),从整个趋势来分析,可判断三星电子在晶圆代工市占率显著下跌,与中芯的差距大幅拉近,主要是被台积电抢去份额的客观效果,这基本上和中芯关系不大。中芯只是从不思进取的联华电子和格罗方德手上抢到些少市占率而已。
中芯被「卡脖子」 难抢三星市场
另一方面,从制程精密度来说,中芯受到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影响,现时被卡死在单次曝光14纳米,要靠双次曝光才变相达到7纳米制程的效果,但缺点是会令生产时间大幅延长,成本增加,兼良率下跌。基本上,内地企业当中,主要只是无法购入手机处理器和人工智能处理器、不得不自行研发的华为,以及其他少数自行研发处理器的小公司,才愿意用这种制程。即使同样自研手机处理器的小米,也不愿使用。雪上加霜的是美国拜登政府在2022年10月7日已宣布,对中国实施新的半导体技术出口管制,原则上,可制造16或14纳米或更精密制程的逻辑晶片、18纳米或更精密制程的DRAM晶片的半导体设备,都不能出口到中国内地。换句话说,在精密制程方面,中芯其实很难再增产,除非是28纳米国产光刻机成功量产,兼支援多次曝光。但一般相信,即使28纳米的国产光刻机成功量产,初期型号也无法支援多次曝光,要等更换部分零件的改良型号才可以。至于成熟制程方面,三星电子和中芯的直接竞争十分有限。
据外媒报道,三星计划在明年初推出的Galaxy系列智能手机继续采用高通旗舰级处理器。但有别过往,这款For Galaxy版处理器将不会由台积电代工生产,而是交由三星自行生产。过去几年,高通一直为三星Galaxy设备量身打造专属的For Galaxy版「骁龙」处理器,通常是标准版的轻度超频版,但也是由台积电代工生产。
但最新报道,高通下一代处理器两个版本将分开生产。其中一个版本由台积电3纳米制程制造,供应其他Android手机商。另一版本由三星以2纳米制程代工,专供三星Galaxy设备使用。
三星晶圆代工业务近年被台积电愈抛愈远,因为它的3纳米制程良率不佳,令很多潜在客户转投台积电。不过,三星2纳米制程仍在测试中,尽管良率已逐步提升,但业界估计,现时只是约40%。
笔者估计,高通愿意考虑将下一代处理器的For Galaxy版交给三星生产,主因是三星的要求,多过认可其制程可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