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市民在江苏南京太平农贸市场选购蔬菜。国家统计局昨公布最新数据,显示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按年持平,并结束4个月连跌的局面,但食品价格仍受压。(中新社)
内地扩内需、「反内卷」的大环境下,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数据,7月份按年持平(见图),较预期的跌0.1%稍好,按月变幅则由6月的跌0.1%,转为7月升0.4%。不过,受季节因素叠加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影响,上月工业生产者出厂物价指数(PPI)按年跌3.6%,跌幅与6月相同,为连跌34个月,并且较预期的3.4%为差,按月则跌0.2%。
明报记者 杨括
若按年比较,7月内地食品价格下降1.6%,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上涨0.5%。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CPI按年持平主要受食品价格较低影响。
CPI按月升0.4% 统计局:扩内需奏效
董莉娟表示,当局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内地消费领域价格持续呈现积极变化。首先体现在CPI按月增0.4%,涨幅高于季节水平0.1个百分点。按月上涨主要受服务和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带动。服务价格按月上涨0.6%,影响CPI按月上涨约0.26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六成多。
此外,董莉娟指出,内地核心CPI按年持续回升,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7月核心CPI按年上涨0.8%,涨幅继续比6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为去年3月以来最高。其中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按年分别上涨37.1%和27.3%,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22个百分点;服务价格上涨0.5%,涨幅持续保持稳定,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则分别降2.6%和1.9%,降幅分别为近34个月和28个月最小。
首7月CPI按年降0.1%
今年首7个月计,CPI按年降0.1%。食品价格下降1.6%,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上涨0.5%。
PPI按月跌幅收窄
至于PPI,按月下降0.2%,按月降幅较前收窄0.2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指出,相关数据为今年3月以来按月降幅首次收窄,主要原因包括季节因素叠加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影响部分行业价格下降,以及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带动煤炭、钢材等行业价格降幅收窄。此外,今年首7个月计,内地PPI下降2.9%。
大行高盛指出,内地PPI走软,主要源于上游产业价格下跌。该行又表示,虽然PPI下降的部分因素是天气不佳等短期因素,但若缺乏刺激需求相关的大规模措施,目前当局的「反内卷」政策难以快速推动PPI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