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李智颖:中珀碢系变数多 中国股市评级「中性」(组图)
发布 : 2025-8-11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大中华区股票主管李智颖认为,是次中国与美国贸易谈判未必顺利,该行予中国股市评级只为「中性」,当中科技股属「吸引」板块,金融、电讯、能源及公用板块中的高息股亦可留意。




中国上半年GDP为66.0536万亿元人民币,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52%,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16.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31.2%。可见净出口在推动经济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港股恒指今年以来曾升势如虹,上月24日最高报25,735点,属2021年以来高位,前周急跌880点或3.47%后,上周已回升351点或1.43%,收报24,858点,年初至今仍劲升4799点或23.92%,后市到底何去何从,今期封面故事访问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大中华区股票主管李智颖分析最新形势。李智颖认为,是次中国与美国贸易谈判未必顺利,料最终美国或向中国加徵高达30%至40%关税,而且美国会否向中国出口高端晶片增设限制也属未知之数,因此该行目前予中国股市评级只为「中性」(neutral),认为须就此精挑细选,当中,科技股属「吸引」(attractive) ,另亦建议留意金融、电讯、能源及公用板块中的高息股。明报记者 叶创成
恒指今年以来劲升4799点或23.92%(见图1),表现在全球主要股市中名列前茅,令港股投资者喜出望外,本周踏入8月中旬之际,相信不少读者关注港股年底前能否保持强势,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大中华区股票主管李智颖接受访问时表示,在展望港股后市前,首先要分析支持港股今年以来向好的五大原因。
李智颖表示,今年以来港股向好,首要原因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增加关税政策带来的风险暂属可控:「其实年初至今本港以至亚洲整体股市均表现不错,主要原因是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宣布高于预期的『对等关税』税率,令全球股市出现很大反应后,特朗普在跟著数日已就加徵『对等关税』提出宽限期,并且在过去4个多月陆续与多国达成贸易协议,制定较4月2日宣布时低的『对等关税』税率,故关税战最差情况已过去,这是第一点。」
内地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逾三成
国家统计局于7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GDP为66.0536万亿元人民币,按不变价格计算,按年增长5.3%;数据亦显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52%,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16.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31.2%,换言之,在「三头马车」中,消费仍是促进GDP增长的主动力,净出口也扮演重要角色(见图2)。而上周效碢总署公布,中国7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增长7.2%,高过市场预期的增长5.6%,可见出口动力仍然维持强劲。
李智颖分析,今年以来内地出口表现强劲,带动GDP增长亦理想,是支持港股向好的第二个原因:「实际上是担心美国将加徵关税,因此很多出口提前付运,故中国上半年出口增长比预期高,这情?在亚洲其他国家同时出现。」
A股龙头来港上市 有助港股表现
中银国际证券执行董事白韧在《Money Monday》第482期(1月13日出版)封面故事专访中预测,内地龙头A股在未来几年将陆续来港上市,跟?内地新能源龙头股宁德时代(3750)及医药龙头股恒瑞医药(1276)先后于5月20日及23日来港上市,集资额分别逾410亿元及逾113亿元,两者股价至今亦分别较上市价劲升54.75%及74.12%,表现理想,带动过去两个多月另外多只A股来港发行H股新股实现「A+H」上市,令港股新股市场转趋炽热。
内地长债息急跌 险资涌港扫高息内银股
李智颖表示,内地A股龙头公司陆续来港上市,是港股今年以来向好的第三个原因:「有一些很优质的中国上市公司,本来只在A股上市,亦不在沪深港通名单内,因此难以在港股市场可以买到。目前这些公司来港上市,当然可以帮助港股的表现。」
根据内地传媒统计,今年以来俗称「北水」的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港股规模高达8945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总额的111%。李智颖认为,「北水」大举流入港股,是港股今年以来向好的第四个原因:「根据我们的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北水』对港股市场的贡献为23%,对比去年全年的18%及前年全年的15%均有所增长。」
至于「北水」前年以来加速流入港股的原因,李智颖认为,是因为期内中国10年期国债孳息率急跌(见图3),内地保险公司需要寻找其他投资工具作为替代品,例如在本港上市的内银股等高息股。
5月初以来拆息低企 利港投资气氛
李智颖表示:「中国10年期国债孳息率现跌至近1.7厘,因此内地保险公司亦需要寻找一些比较高息及相对稳定的投资工具作为国债的替代品,背景是在过去一至两年内地保险公司发行很多产品均是保证客户每年平均有2.5厘回报,而在目前10年期国债孳息率只有1.7厘的情?下,出现约0.8厘的缺口,于是内地保险公司唯有将更多资金投资于一些较高息及风险可控的资产,例如在本港上市的内银股等高息股,这便是『北水』加快南下投资港股的原因。」
另外,5月初,在3个交易日内的香港和外围市场交易时段,港元先后4次触发联系汇率制度下7.75港元兑1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按机制从市场买入共167亿美元、卖出1294亿港元,带动银行体系总结馀从此前约450亿港元,急增近4倍至约1740亿港元。6月下旬至今随?触发7.85港元兑1美元的「弱方兑换保证」,金管局转为买入港元沽出美元,令银行体系总结馀上周五回落至约640亿港元。随?上述港元流动性的变化,1个月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上周五收报0.95893厘,比4月平均约3.65厘大幅下降。
李智颖分析,近月HIBOR急跌,便是港股向好的第五个原因:「1个月HIBOR由4月高位逾4厘跌至目前低于1厘,这对本港整体投资气氛属有利。」
特朗普对华政策多变 属最大不明朗因素
上述李智颖分析支持港股今年以来向好的五大原因,理由属相当充分,而投资最重要是向前看,关键是在今年馀下时间上述五大利好因素能否持续,抑或有何新的利好或利淡因素主宰港股后市。
李智颖强调,今年以来港股向好,首要原因是特朗普增加关税及其他对华政策带来的风险暂属可控,故最大的不明朗因素是这些情?会否有变。
美或向华加徵30%至40%关税 远高英日韩
中美两国贸易代表团上月28日至29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新一轮经贸会谈,中方代表团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牵头,美方由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和贸易代表格里尔(Jamieson Greer)率领,这是4月2日特朗普宣布加徵「对于关税」以来,继瑞士日内瓦和英国伦敦之后,双方第三次面对面的高级别经贸谈判。是次闭门会谈后,中美双方并未发布联合声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周接受当地传媒访问时透露,对中国加徵关税暂停措施预计将由本周二(8月12日)再延长90天,以给予彼此更多缓冲和磋商空间。
李智颖估计,中国与美国未来几个月继续的贸易谈判,未必如美国对其他国家般顺利,最终美国或向中国加徵高达徵30%至40%关税,比向英国、日本、韩国等贸易伙伴加徵的10%至15%关税高。她续说,美国已落实向越南加徵高达40%转口货物关税,这对中国货品经越南再转运至美国属不利,指要留意美国会否也向印尼及马来西亚徵收类似的40%转口货物关税,指这暂时仍属不可忽视的隐忧。
目前中国出口至美国产品中,其中一个关键领域是,向一家全球领先的美国智能手机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上市公司提供零部件。李智颖认为,中国在全球智能手机以至其他消费电子产品供应链上有很大竞争优势,其客户很难全部转向印度或其他国家采购,但特朗普最终如何就此作出加徵关税决策仍是未知之数。
美倘向华出口晶片增限制 不利中资科网
美国近年除了向中国加徵关税,亦就中国拟向美国入口的高端晶片设有诸多限制。李智颖指出,暂时难以估计特朗普将如何处理此问题,但假如最终令中国难以向美国入口高端晶片,这会对中国整体互联网股票以至发展人工智能(AI)的前景带来不利影响。她表示:「我觉得仍然有很多问题暂未能看得通,只希望一些不利情?不会出现,却很难期待有非常正面的利好消息。」
吁留意中资金融电讯能源公用等高息股
综合上述分析,李智颖表示,瑞银财富管理目前予中国股市评级为「中性」(neutral),认为须就此精挑细选,当中,科技股属「吸引」(attractive) ,另亦建议留意金融、电讯、能源及公用板块中的高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