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挤压痘痘受感染看急症 鼻与嘴巴四周视为危险三角区(图)
发布 : 2025-8-14 来源 : 明报即时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明报专讯】一名皮肤科医生近日提醒民众,切勿自行挤压痘痘,尤其是在鼻子和嘴巴附近的区域,否则可能带来严重健康风险。
美国密歇根州女子莫纳科(Alisha Monaco)在家中尝试挤压鼻孔下方的囊肿型痘痘后,面部迅速肿胀,不得不前往急诊就医。
莫纳科表示,这颗痘痘长在俗称「危险三角区」的位置,即从鼻梁到嘴角之间的区域。
她表示﹕「我每个月都会长几次这种囊肿痘痘,这次就是其中之一。」
卑诗大学皮肤科及皮肤科学系临床助理教授李医生(Monica Li)表示﹕「危险三角区」这个说法略显夸张,但风险确实存在,因为该区域血管密集,皮肤一旦破损,外界细菌很容易进入组织,引发感染。
莫纳科称,她和丈夫挤痘时非常注意卫生,清洁了工具和双手,还用酒精棉片擦拭,丈夫的手指也消毒过。但李医生指出,即使手很乾净,挤破痘痘仍会在皮肤上留下开口,外界细菌仍可能趁机侵入。
莫纳科回忆,当她用针戳破痘痘时,耳朵突然「有种弹开」的感觉,随后症状迅速恶化。数小时后,她醒来时发现脸部一侧僵硬到无法微笑,眼睛开始肿胀、视线模糊,耳朵也出现闷胀感。
她随后被处方四种药物,包括抗生素和类固醇治疗感染。由于肿胀严重,她只能用一侧嘴角微笑,花了三天时间才完全恢复。
李医生提醒,挤压发炎的痘痘不仅会引发感染,还可能导致炎症加剧,留下永久性疤痕或色素沉著。去年,另一名TikTok用户因挤痘导致葡萄球菌感染,称疼痛「比生孩子还痛」,并留下终身疤痕。
李医生建议,遇到疼痛或反复发作的痘痘,应寻求医生帮助,而非自行处理。若有重要场合,医生可通过注射类固醇在短时间内减轻肿胀。
她说﹕「很多人看了挤痘片段会觉得很解压,就想自己也试试,但这是非常不安全的。」
莫纳科则表示,她经汲取教训:「我再也不会动脸上的痘痘了,风险太大,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