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黄信尧(组图)

发布 : 2025-8-15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黑色虱目鱼》(2023)



《北将七》(2022)



《同学麦娜丝》(2020)



《大佛普拉斯》(2017)



黄信尧(左)与家明


台湾导演黄信尧应香港InDPanda国际电影节邀请,访港3天,出席两出纪录片的映后谈。黄的剧情片(《大佛普拉斯》及《同学麦娜丝》)较多人认识,荒诞幽默,看得人又笑又泪。可他拍纪录片的年资其实更深,而且从无间断。新的两出,分别是2022年的《北将七》及2023年的《黑色虱目鱼》。

《黑色虱目鱼》拍乡镇宁静的夜,灯影、人影的疏落,惹人遐思。影片原来侧记了他创作的困惑时期。《北将七》横跨12年记述台南3个近海的区域,充满个人乡愁。《北将七》英文名叫A Silent Gaze。黄的纪实影像,10年前开始蜕变。他收起了调皮的口吻,以比较严肃的姿态,「默默凝视」世情。不过,他对人与土地依旧的情深款款,并继续把作品献给故人。《北将七》片末,他自称是个不孝子,带有愧意的,怀念几年前离世的父亲。

上星期天下午,借尖沙嘴繁嚣商场内电影院一片小角落,与黄信尧聊聊从纪实到剧情的种种。

访问及整理˙家明 图˙冯凯键、电影剧照

问:《北将七》长达3小时,从2009拍到2021年,原始素材一定很多了?你如何架构?

答:素材没有很多。以前学拍纪录片,一直没有拍很多,因为录影带昂贵,渐渐也养成了习惯。当中还受到一些影响,像日本小川绅介的摄影师,他说反正以后都剪掉,为什么要拍那么多?我这个人有选择困难的,拍的时候挑选过一次,后面剪接就不用麻烦。

问:《北将七》好像有大致的分段?前面先讲农民,中段讲渔民的生活及工作之类,最后带出环境生态的问题?

答:第一我要把时间打破(不要顺时的);「北将七」指「北门」、「将军」及「七股」3个地区,地方也要被打破,不想太明确。我曾剪过一个分章节的版本,后来觉得既然我要模糊,不分好了。像你看到的,我稍为有想,以「农业」开始,然后「渔业」,后面是「土地与人民」。还有两段空拍,前面与后面呼应,大概分成这几个段落。

问:你两部最新的纪录片,《黑色虱目鱼》(2023)主要拍夜景,镜头离被摄者较远;《北将七》主要拍日景,拍人的劳动,镜头跟他们贴近许多。是故意的策略么?

答:我有意识到这点。以前拍纪录片比较贴近对象,到了《黑色虱目鱼》,我觉得对人有种陌生感,要去贴近有时候有点障碍,我离对象相对的远。所以我才说,《黑色虱目鱼》是我对自己的一个问号。

问我拍什么,我答不出来

问:前晚你第一晚出席映后谈,提到这些年创作的困感,听到难免有些意外。我们看你的影片多年,觉得你20年前开始,似乎一直顺利。早年的纪录片《唬烂三小》(2005)已拿奖,后面拍过不同题材的纪录片,有短片、长片。到剧情片也非常成功,《大佛普拉斯》(2017)口碑及票房都好,你再次赢得台北电影节的百万首奖大奖。然后又有《同学麦娜丝》(2020)。我们还一直期待你的第三出剧情长片呢。你所说的困惑,可否再多说明一些?

答:就是一路以来的问题。以前拍纪录片关注比较少,像《沈没之岛》(2010)第一次得到百万首奖,没有什么大影响。直到《大佛普拉斯》得奖,由于是剧情片,关注的人很多。可能自己也急,赶快拍了《同学麦娜丝》。《同学麦娜丝》遇到疫情,很多影展取消,票房比预期的低一些。拍电影赚不到什么钱,但可提高知名度,接一些赚钱的案子。好不容易走到这一点,可以有点稳定收入了,2021年父亲却突然离世。我家只有姐姐和我。我好像没有尽到照顾家庭的责任,总想著拍片。我有时会想,若《大佛普拉斯》后趁机多赚一点钱,或更早之前不拍纪录片,去工作能不能够让家里宽裕一点?会思考这些人生的抉择。就像《黑色虱目鱼》最后,那个大姐问我在拍什么,我回答不出来。

问:这个阶段是不是也令你影片的风格改变?《黑色虱目鱼》与《北将七》,跟过去不同的是,你特色的台语旁白、从前较张扬的配乐,统统拿掉了。片上的文字也不多。你似乎要拍那种观察式纪录片,把诠释及欣赏的主权丢回给观众?

答:这个改变从2015年开始。年轻时候,我很想做音乐跟影像的作品。《带水云》(2009年纪录短片)是个尝试,但后来还是觉得音乐太多了。2015年的《云之?》,同样跟公共电视合作,片长57分钟,只有54个镜头,比《北将七》及《黑色虱目鱼》更极端,摄影机完全不动,没有配乐、旁白,人物亦不多,也很远。我自己蛮喜欢这个作品的。为什么拍纪录片?就是因为它跟剧情片不一样。

问:可以谈谈2010年的纪录长片《沈没之岛》?它是官方委托的计划么?

答:2009年台湾发生八八风灾,前行政院长苏贞昌一个基金会,委托两位导演拍纪录片,我是其中一个。我们想好题目,向他们提案。很多人拍风灾的纪录片,都拍灾后重建、政策问题,民间如何帮助等等。我想提出另一个观点,不然的话意义不大。近年世界那么多灾难,很多人讨论气候变迁,我想起了图瓦卢(太平洋岛国、台湾仅馀的邦交国之一)。哥本哈根的气候会议,关注她有可能被淹没。图瓦卢位于气候变迁最前线,去那里拍摄,可回过头来看看台湾面对灾难的想法。台湾灾后重建总是停留在「工程」,我们更要思考如何跟自然相处。图瓦卢提供了反省的机会。

不会写剧本的剧本

问:你如何开展剧情长片?第一次《大佛普拉斯》就这么成熟、成功。角色都太有趣了,肚财、菜脯,还有对白不多的释迦。我两天前再看,觉得你好厉害。100分钟的戏,头一小时的戏剧冲突没有很分明,一小时后才揭盅。但影片的小人物、细节一直非常吸引。作为第一个长片剧本,你似乎没有遵从如「三幕剧」之类的传统结构?

答:有趣的是,我没学过电影、不会写剧本,才写出这剧本。电影成功,超过一半要感谢锺孟宏导演。他鼓励我把《大佛》拍成长片。他给我看他的剧本,要有什么规格么?他说不用理。剧本开拍的时候未够好的,我们每天都会改。写剧本、拍电影,我边做边学。当初,我们不觉得《大佛普拉斯》会成功的,它集合了台湾所有不卖座元素:黑白片、讲台语、演员不好看,低层的故事。人物描绘,跟我拍纪录片有关。拍纪录片我长期在生活现场、观察很多人物。释迦是我人生中遇到的3个人,合而为一。

问:戴立忍《大佛普拉斯》的假发造型令人哭笑不得。对了,戴立忍当年导演的《不能没有你》也是黑白摄影。《大佛普拉斯》为何大胆地选择以黑白拍摄?

答:因为短片《大佛》拍的就是黑白。它是我的首出剧情短片,庄益增、陈竹升,我们本来就认识。那时候钱不多,要呈现佛像工场,怎么弄都不像,后来想到不如把它改成黑白。到了拍长片,锺导建议我们继续拍黑白。电影中行车记录仪的影像则是彩色。很多人看完问说,彩色是不是代表有钱人的世界?我说不是。两个主角看到纪录仪的荧幕,有偷窥感觉。偷窥连结想像,所以有色彩。

问:你趣怪点子实在太多,《大佛普拉斯》还有个「叶女士」,全名「叶芬如」(对监制叶如芬的戏谑)。另外,是不是因为同样属于锺孟宏的甜蜜生活公司出品,所以《大佛普拉斯》及《同学麦娜丝》的片名及戏里的credits,都跟随甜蜜生活的戏起用同一套字款?

答:叶芬如的意念也来自锺导。短片已有「叶女士」角色,她是我认识的一个中国朋友。明明是个小女生,但爱自称「叶女士」。叶女士这名字很好,锺导再把「芬如」两个子加上去。关于字款,锺导觉得既然属于同一公司,希望有字体上一致。类曲jogo,有同样的风格。

问:《大佛普拉斯》的「普拉斯」是Plus,《同学麦娜丝》的「麦娜丝」是Minus,你两出剧情片先「加」后「减」。《同学麦娜丝》叫我想起锺孟宏的《阳光普照》(2019)。《阳光普照》的部分意念,来自锺拍的纪录片《医生》(2006)。《医生》中,一名美国华裔医生的儿子,毫无预兆之下自缢轻生了。锺孟宏彷佛想透过剧情片《阳光普照》,为纪录片的悲剧寻求说法。你的《同学麦娜丝》由《唬烂三小》改编而成,两者是怎样的关系?

答:《大佛普拉斯》后,锺导叫我赶快再拍,可是我不知道要拍什么。突然之间,自己变得很有名;我与高中同学一起长大的,他们也觉得(多了个名人老友)很有趣。我年轻时候拍《唬烂三小》,想起不如趁40几岁时再拍一个新版本?所以就把剧本称为《同学麦娜丝》。前面有plus,这次就叫minus,同学少了一位(《唬烂三小》纪念一个英年早逝的高中同学)。再来,我的生活变化比较大,怀念以前较单纯,是减法的概念。最后,当构想女主角潘慧如的角色名字时,想像同学心中都有个女神「麦娜丝」,就当作名字用上了。

始终不大习惯商业逻辑运作

问:你也会客串电影演出,比如《黑的教育》你演警察。我最好奇的是,《阳光普照》你演那个在监狱主持婚礼的户政人员是怎么回事?你戴上假发,说话冷冷不带感情的,过程却充满喜感。

答:因为《阳光普照》我有去帮忙侧拍嘛。锺导喜欢找工作人员演戏,《大佛普拉斯》里面铜像工场的员工,都是什么制片、灯光助理等人。一来方便,二来临时演员,你若请有名的,要配合他的档期,费用比较高。我旁边的那位是梳化助理。锺导叫我演户政人员,我说好,试试看。

问:你正筹备开拍第三部剧情长片么?

答:最近在准备剧本,明年应该拍电视电影。电影近年的变化很快,票房很多都不好。自己当导演去承担票房,压力真的有点大。这跟自己的拖拖拉拉也有关系,我不大习惯商业逻辑的运作,也是这原因才去拍纪录片。剧情片方面,台湾的公共电视预算比较少,没有票房压力,或许可以写一些自己想拍的故事。之后有机会,当然会拍戏院的电影。本来今年年初有机会的,后来对方决定不拍,取消了。

问:《唬烂三小》今年20周年纪念,当年你拍的几个高中同学,包括你自己在内,已年过半百了。几个老同学都好么?看完电影,很想念他们。

答:还不错。里面的同学,有些已经准备怎样退休了。有些小孩还很小,他们还在努力中。天尊的妈妈最近身体有些毛病,他要照顾她,但仍维持正常上班。我觉得,平安就很好。像《大佛普拉斯》的Kevin(戴立忍角色)讲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平安,大家都很平安。

(按:InDPanda的节目称为「黄信尧凝视下的日与夜」,《黑色虱目鱼》及《北将七》两出新片,7月底的3场放映完毕后,8月底及9月底还会再加场。详情可留意InDPanda电影节的脸书或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