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设杨振宁缅怀室 遗孀:一生交满意答卷(组图)

发布 : 2025-10-20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名女士昨来到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缅怀室,向杨振宁遗像鞠躬致意。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设立缅怀室,接受校内师生及社会相关人士吊唁杨振宁。(新华社)



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缅怀室所在的大楼外,昨聚集大批前来吊唁的人们排队等待。(新华社)


【明报专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前日在北京病逝,享年103岁。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设立杨振宁缅怀室接受各界吊唁,昨有大批在校师生及市民、游客前往缅怀,队伍一度排到大楼外数十米。杨振宁遗孀翁帆昨刊文称,「杨先生离开的时候一定很欣慰。他的一生,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人类的进步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未足一天签名本已近10页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官方公众号公告,名誉院长杨振宁缅怀室设于科学馆一楼,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9时到晚上9时。在缅怀室门口,摆放了鲜花供民众领取,房间墙上挂了10多幅杨振宁生前照片,包括从孩提时的黑白照,到其工作各个阶段的照片。「极目新闻」报道,从18日晚间到19日上午,缅怀室的签名本已经有近10页名字。

中大教授捧花鞠躬

中新社报道,赶来悼念的香港中文大学王姓教授手捧一束菊花,在杨振宁遗照前深深鞠躬。他说,20多年前曾与杨振宁共事过,「杨先生是名满全球的学者,也是非常慈祥的老者」。王教授忆起,他曾邀请杨振宁作关于科学与哲学的学术报告,「那次报告中,杨先生敏捷的思维、对问题的辨析以及思考深度,让我至今难忘」。

翁帆昨在《光明日报》刊文〈他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卷〉悼念亡夫,并将丈夫在快满90岁时写的诗「九十抒怀」翻译成中文:「我的一生是沐光而行的一生,如斯如愿;理想奉献的一生,不屈不折;幸福圆满的一生,无怨无悔。福寿绵长……深深地感恩。」翁帆称,「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她相信杨振宁会在夜空中的一颗星星上「对著我们微笑」,「我们永远可以从他那里找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力量」。

丘成桐盼以「杨振宁」设奖

「澎湃新闻」报道,与杨振宁相识半世纪的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表示,希望未来能够在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上,设立一个以杨振宁命名的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