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西尼号探测器:土星的「春分」。(图:NASA)

地轴倾斜形成四季。(可观制图)

土星的「四季」。(可观制图)

土星环雨。(图:NASA)

2025年秋季星图。
【明报专讯】常看天文资讯的朋友或会留意:土星因其壮观的光环,常被当作天文的代表符号。不过近期并非欣赏「张开」光环的好时机,因为土星正值「秋分」时段,光环被暂时「收起」。但你若想一睹光环变成一条细线甚至「无环」的土星,现在正是好时机。
我们之所以感到四季冷暖,是因为地轴相对公转平面倾斜23.4°,使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南北往返。当北半球向太阳倾斜时,整个半球会接收到更多的直射阳光,进入夏季,相反则转为冬季;阳光直射赤道则对应春分与秋分。
光环开合 形成季节
土星自转轴亦倾斜26.7°,因此也有「季节」,这可由光环开合来判断。土星光环极薄,主光环直径约28万公里,平均厚度仅有10米。每逢土星的「春分」或「秋分」,光环只有侧边受到阳光照射,因太薄,在视觉上近乎「消失」。
逢春秋分 光环隐身
与地球不同,土星距离太阳远得多,公转一圈需要漫长的29.5年。因此,它「每季」长达约7年,而两次「分点」之间更是相隔约15年。土星上一次「春分」在2009年,卡西尼号探测器于隔天拍下了光环几乎隐形的经典影像。到今年5月6日土星「秋分」,「无环」的土星再次出现。
光环「平视」地球也「消失」
除了在「分点」时土星光环以侧边对准太阳外,当光环侧边对准地球时,也会产生视觉上的「消失」错觉。由于地球与土星的公转速度不同,两者公转轨道之间也有约2.5°夹角,土星环相对于地球的倾斜角除了「季节性」变化,还会加上波浪性的变化。可把土星光环想象成在远?x??平摆放的一张薄纸:视线稍微放低就可以见到纸的下面,稍高就可以见到纸的上面,而视线恰好掠过侧边时就几乎看不见。
3月24日曾出现土星光环侧边对准地球,光环「消失」;11月25日光环再次「收窄」至倾角约0.37°,光环看起来也会非常薄,如同细线将土星分为两半。
从科学角度看,光环是有「寿命」的。它主要由水冰微粒组成,正缓缓向土星「落雨」,估计1亿至3亿年后淡去。但对我们这一代观星者而言,光环仍会长伴夜空。
秋夜寻土星
行星会在恒星背景间移动,因此近年土星来到亮星较少的秋季夜空更显眼。在11月的夜空,可先在天顶附近寻找飞马座「秋季大四方」,南侧不远?x??一颗闪烁的明亮光点便是土星,以小型天文望远镜放大30倍就可观测到其光环了。
文:啬色园主办可观中心、可铭学校
(地球与太空)
(本网图文均有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至任何印刷品或上载互联网。本网发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科学小学堂 第0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