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传世影像(组图)

发布 : 2022-9-16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2006年的电影《英女皇》,Helen Mirren的演出令人五体投地。



《皇上无话儿》的伊利沙伯(左),父亲继位后,与妹妹一起向父王行礼。



伊利沙伯二世即位前,年仅21岁即许下毕生承诺。



《一代宗师》昙花一现的历史片段,英女王1952年继位。


与英女王有关的电影,数最著名及出色的,不用多说,肯定是十多年前的《英女皇》(The Queen,2006)。

文˙家明

女王电影

回看依旧好戏,那是英美传记片又一次的漂亮示范。片名虽然叫「英女皇」,但它不要——也不可能总结女王一生,勉强去做注定浮光掠影、欠缺焦点。《英女皇》叙述的,主要只聚焦于一个礼拜:从1997年8月底至9月初,戴安娜王妃在巴黎遇上车祸身故后,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Helen Mirren饰演)面对事件的忐忑心情。

整件事本来就引人入胜。戴妃的噩耗震惊全世界,英国王室竟然迟迟没有回应,那几天到底发生什么事?看《英女皇》会知道,一来英女王与家人不在伦敦,他们夏天习惯去苏格兰的巴尔莫拉尔城堡(Balmoral Castle)度暑(正是女王几天前驾崩之处)。女王他们唯有隔岸观火式留意电视新闻,看到白金汉宫外哀鸿遍野、摆满吊唁花束。二来,戴妃当时对王室颇具争议性。女王与她的「婆媳」矛盾先别论;围绕女王身边的王太后与王夫,都对戴妃满口怨言。

另一边建议回应车祸悲剧的,是刚上任几个月的首相贝理雅(Michael Sheen饰演)。《英女皇》片初描写这位工党党魁履新、拜见女王。他的庶民形象加上腼腆的性格,跟英女王的气定神闲相映成趣(对白说贝理雅的亡母与女王年纪相若)。他明知戴妃事件一面倒的民意走向,几天下来,隔著电话却一直未能成功游说女王。

虚构的神来之笔

《英女皇》是「纪实戏剧」(docudrama)而非纪录片,不能当真事看待。不过影片的确把英女王、其家人与贝理雅三方面的博弈写得充满张力,枝节繁茂。剧本虚构的其中一个神来之笔,是在王室避暑山庄的郊野,加入了一头巨大雄鹿。女王某次自驾外出,她的吉普车抛锚。待她静候随从救驾时,难得有机会独自饱览湖光山色美景。她大概想到车祸事件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黯然垂泪。此时雄鹿竟然现身,有灵性似的,与女王面面相覤,无意中抚平了她的愁绪。

《英女皇》的导演为著名的史提芬费雅斯(Stephen Frears),编剧叫Peter Morgan。Morgan撰写《英》的剧本前未算闻名,今天已贵为「王室故事」最响当当的创作者了。串流平台Netflix的有口皆碑连续剧《皇冠》(The Crown),Morgan就是背后创作的灵魂人物。《皇冠》中,他由伊利沙伯二世的年轻时期开始,继续谱写她与周边人物几十年来的传奇轶闻。

当然《英女皇》一片绝对要归功演员。演贝理雅的Michael Sheen很好,但风头始终难及Helen Mirren,她实在把女王演得维肖维妙。《英女皇》开启了后来一系列「王室故事」影片的序幕,此后不少作品纷纷想揭开王室的神秘面纱。2011年有《皇上无话儿》(The King's Speech)问世。把《皇上》与《英女皇》对读有趣,父女份属英国两代君王,两片都写他们登基以来面对的最大考验。父皇乔治六世(Colin Firth饰演)适逢二次大战,国难当前,如何克服口吃向民众演说成为戏剧的关键。去到女儿继位的几十年后,面临新时代的公关危机,同样取决于一次全国公开广播。

《皇上无话儿》也有伊利沙伯的一点戏分。她当年约10岁,与妹妹玛嘉烈感情要好,经常一起玩耍。两姊妹占戏不多,但有幕看完念念不忘。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世人耳熟能详,1936年年底他放弃王位后,由胞弟接任,号称乔治六世。《皇上》说乔治六世登基后,一身戎装回寝宫见家人。伊利沙伯年纪轻轻已颇世故,她带领妹妹一起对父王行礼,尊称「王上陛下」。乔治六世听罢呆了,昔日的「住家男人」荣升为一国之君,父女之间突然有距离。

回想起来,父女连任两代英王,不约而同都有点临危受命、身不由己。若非爱德华八世退位,乔治六世根本不是继任人,他的长女伊利沙伯不可能当储君。即使到乔治六世登基了,伊利沙伯也没想到父王英年早逝。1952年,她年仅26岁就得继位。父王驾崩一刻,她正以公主身分在非洲肯尼亚访问。几年前她刚刚成婚,与夫婿菲腊诞下一对子女(查尔斯王子及安妮公主),准备先以家庭为重。当上女王后,生命的优先次序只好重新排列,再添王子,已经是1960年代的事了。

21岁的承诺

一切又好像隐隐然命定一样。英女王几天前离世,网上流传极盛的一段黑白影片:伊利沙伯21岁生辰时给自己订下誓盟。芳华正茂的她,端坐户外树荫下,对著镜头,偷看预备好的猫纸。她的口吻像个神职人员,承诺以「侍奉」为毕生志业。影像摄下成为永恒了。身为在位时间最长(70年)的英国君主,世人认定她真有兑现承诺,名副其实的鞠躬尽瘁。甚至连临终前两天,她仍在履行女王的职责,为英国委任新的首相卓慧思。

或许叫英女王在位期间最举旗不定、徘徊于「职责」与「情感」两难的事件,就是1997年戴妃的车祸。所以《英女皇》一片的选材很好,以小见大,从一桩事件,叫人看见女王身兼别人母亲、家婆、祖母、女儿等身分的左右为难。

香港电影一直以来也有很多英女王身影。不认不认还需认,香港曾是英国殖民地。英女王曾两度访港,形象亲民,回看照片仍津津有味。港产片我随便举两部:80年代《最佳拍挡之女皇密令》与千禧后的《一代宗师》。前者只是那年头港产喜剧常见的噱头;后者认真得多,它讲时代:叶问从佛山来港,刚好碰上英女王登基,到处张灯结彩,看上去一片普世欢腾。由那时起,叶问拿了身分证,换上「香港人」身分。对了,英女王在位70年,从上世纪50年代即位开始,刚好见证香港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