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难靠包装计风险 营养师吁趁机减吃代糖食品

发布 : 2023-7-15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明报专讯】世卫昨宣布将阿斯巴甜正式归入「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随即惹起家长关注,有营养师表示,现时食品包装未有列明所用甜味剂全称及阿斯巴甜分量等,市民若要自行计算风险有一定难度,而含有甜味剂的食品往往不太健康,认为市民可藉此机会减少进食代糖食品。

港大儿童及青少年科名誉临?副教授关日华说,即使食物包装的成分表有列出甜味剂名称,包装字体亦相当小,市民难检查所有食品有否含阿斯巴甜,建议食安中心定期以图表等易明的方式公布相关资讯。他说昨日诊症已有家长向他查询何种产品含阿斯巴甜、对儿童的风险等,呼吁市民毋须过度忧虑。

食安中心:阿斯巴甜获认安全

食环署食安中心回覆本报查询表示,阿斯巴甜已获世卫联合食物添加剂专家委员会等认为属安全的甜味剂,专家委员会已再次确认现时所订定的每日可摄入量足够保障公众健康。中心补充,将继续留意与阿斯巴甜相关的最新科学数据等,必要时将采取适当行动。中心提醒市民购买预先包装食物时,可查看包装上的成分表,若产品使用任何甜味剂,必须标示其确实名称或识别编号。

午餐肉更高风险 「大家仍无戒口」

注册营养师黄兆章说,正常人难每日饮9至14罐无糖可乐,认为即使多种产品含阿斯巴甜,市民摄取超过每日可摄入量的机率亦不大,毋须过虑。他说,烟肉、午餐肉等属第一类最高风险致癌物质,惟大家仍无「戒口」,笑言不解市民心态。

消委会表示,欢迎世卫及癌症研究机构因应科学证据为食物成分作适当分类,令消费者有所依从;而现时对相关物质引致患癌的证据有限,提醒消费者应采取审慎态度,避免过量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