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日美军架构改革影响深远

发布 : 2024-4-11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这次美日安保升级被形容为64年来最大规模的更新。自1960年签署新版《美日安保条约》后,美国与日本的安保合作主要变化多只在于更新共同防卫指引,扩大条约的地理覆盖范围,又或因应实际情况增加某些合作领域,惟最新升级不同之处,在于牵涉改革驻日美军指挥系统,寻求大幅提升与日本自卫队之间的双边指挥系统磨合和协调,特别是应日方要求,安排对联合行动有更大指挥权的四星上将长驻日本。这些变化将大幅改写美日军事架构关系,影响比以往地理或合作领域调整深远得多。

过往多涉地理合作领域调整

在二战后盟军占领日本期间的1951年,美日在三藩市签署《美日安全保障条约》,翌年正式生效。到1960年1月,美日在华盛顿签署新版《美日相互合作与安全保障条约》(一般仍简称《美日(或日美)安保条约》),尽管日本左派掀起「安保斗争」群起反对,但在执政自民党控制国会下,条约仍获强行通过,并取代1951年版本。

对比旧版,1960年版本的最大变化是美国确认会协防日本,并正式批准驻日美军有权在日本设立基地,奠定延续至今的美日安保关系基础。另外,日本政府1967年确立「不拥有、不生产、不引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其后正式被纳入美国核保护伞。

自此之后,美日安保关系的更新大多涉及条约适用的地理范围(包括日本实行行政管理的区域或涉及日本的潜在地区冲突)。举例说,美日1978年落实《美日防卫合作指南》(下称《指南》),就《美日安保条约》的防卫合作条款制订实务细节,当中包括为苏联一旦入侵北海道提供应对指引,同时将地区突发事件纳入共同研究范围。到冷战结束后,1990年代中期朝鲜核危机酝酿,美日修订《指南》,将美日同盟应对范围扩大至令日本有可能遭受军事攻击的「周边事态」,为应对朝鲜突发事件铺路。

千禧年后,日本历届内阁开始推动修订自卫队的地位,部分涉及对美防卫合作。例如2001年美国911恐袭后,小泉纯一郎内阁重新解释日本宪法,容许海外派驻自卫队,为美军在阿富汗的反恐战行动等提供补给支援,并协助伊拉克战后重建。在2011年东日本大震灾后,美日则决定加强合作应对地震、海啸等天灾和核事故。

应对涉及中朝俄「周边事态」

随著中国崛起等国际局势变化,美日过去10年进一步调整合作关系。自2014年起,美方多次重申美日同盟适用范围覆盖中日有主权争议的钓鱼岛(日称尖阁诸岛)。安倍晋三内阁2015年释法放宽出口武器原则,并加强在太空及网络防卫领域跟外国合作,同年偕美修订《指南》,扩展应对范围至和平时期与军事冲突之间的「灰色地带」,从而应对朝鲜加速核导研发,以及两国眼中北京对东海和南海日益强势的领土声索。

明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