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名匠来港铸刀 藏塔底祭奠
发布 : 2025-7-06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明报专讯】香港历史研究社理事长李泽恩表示,日占时期日军邀请多名日本刀匠来港铸军刀,其中一人是栗原彦三郎。栗原于太平洋战争前在日本创立「日本刀学院」,训练刀匠支援战争,他与数名日本名刀匠于1942年来港,并于1943年在香港勾x??物公园的「香港神社地盘」,参与神社御神刀开工典礼,由当时日军总督矶谷廉介打出第一锤铸造御神刀。栗原与其他刀匠锻造的日本军刀,其中一把藏「忠灵塔」基座。李泽恩认为,今次军刀出土,政府亦可为勾x??物公园进行考古工作,挖掘另一把军刀。
研究者倡勾x??物园考古掘另一刀
根据沦陷期间《香岛日报》报道,近日出土的军刀是1942年12月8日于「忠灵塔」举行的「地镇祭作奠基物」,埋于塔下。
至于日军纪念阵亡将士的「忠灵塔」,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教授邝智文表示,「忠灵塔」不时被指为纪念于香港战役阵亡的日军,但此说法与相关档案资料有出入,他指文献显示,「忠灵塔」纪念的阵亡官兵,涵盖第二次中日战争以至太平洋战争期间阵亡的日军,人数远较香港阵亡的日军为多,故「忠灵塔」的规模甚大,原来计划兴建80米高,建成后将会是当时东亚地区最大型地标。
当时经费100万日圆 港商「认捐」
浸大研究项目「香港空间史研究计划」显示,自上世纪初日俄战争以来,日本政府于亚洲各地兴建「忠灵塔」纪念阵亡官兵,文献显示1942年,日军驻广东第23军参谋长栗林忠道少将与香港占领地总督部向陆军省申请兴建「一座大忠灵塔」,以纪念「白耶士湾(大亚湾)上陆(即1938年广州战役)以来南支各作战地的陆海军阵亡者(包括中南半岛入侵作战)」,经费为100万日圆,部分需向香港商界「募捐」,但该塔在战争结束前仍未完成。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