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有爱」义工邓宝莲(中)每周陪约20名病人到深圳看病买药,多为癌症病人。旁边两人为立?x??议员邓家彪(左)及肺癌病人关注组召集人吴乐文(右)。(杨柏贤??o?J??
【明报专讯】不少癌症病人北上求医买药,病人组织「这里有爱」义工邓宝莲前年开始陪癌症病人到深圳看医生,现在每逢周三去一次,每次约20人,料已协助约200人。价格是病人北上的主要原因,立?x??议员邓家彪早前访问癌症患者及其家人,发现一半受访者表示,香港药价较内地贵六倍甚至更多,若两地药价相同,九成人不会北上买药。
邓宝莲说,两地药价差异大,举例有药物在本地公立医院价格是两三万元,私院更是五六万元,内地却低于5000元;亦有北上买药病人在香港面临「无药医」,要选择化疗等其他治疗,还有病人是因公院电脑扫描、磁力共振等检查轮候时间太长而北上检查。邓家彪补充,部分药物即使纳入医管局药物名册,资助审查亦严苛,如规定获资助者的适应症等。
北上多癌症患者 交通沟通成障碍
然而,北上买药亦非最佳选择。邓家彪月初以问卷访问56人,当中55名受访者本人或亲人会北上买药,多为癌症患者,其中问及北上买药的困难,最多受访者提及交通时间长、两地医疗纪录未统一及语言障碍。
邓宝莲建议政府下调使用医健通跨境医疗报告功能的65岁年龄要求,应对癌症年轻化,并增加对癌症病人检查服务的支援。
倡效星洲 订独立癌药名册
医管局去年庾x??善新药机制,新药纳入药物名册的时间缩短一半。邓宝莲希望新药注册及审批能「分两条队」,单独审批治癌药物,令病人更快受惠于新药,「病人生死是与时间竞赛」。肺癌病人关注组召集人、肺癌患者吴乐文希望当局能参考新加坡等地制订独立的癌症药物名册,同时应检视医疗融资,例如效仿内地??u出低保费高保额的「惠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