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香港—广州」膺《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创新集群排名榜首,共发表逾19万篇科学论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经济学与统计司首席经济学家Carsten Fink称,香港是科研中心,拥多间世界顶尖大学,在深港穗创新集群的贡献反映于科研期刊文章数量。(曾宪宗摄)

图为三大创科园区之一的香港科学园。(曾宪宗摄)
【明报专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昨发布《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行榜,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二的「深圳-香港-广州」集群今年荣登榜首,其专利申请量达11.7万个、发表逾19.3万篇科学论文、风险资本交易量达6916宗。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长孙东表示,排名充分体现大湾区创新能力被全球高度认可,政府未来会继续强化基础科研优势,同时深化与大湾区其他兄弟城市的紧密合作。
过往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行榜以专利申请和科研期刊文章数量两大指标为参考,衡量各地不同城市群的科技和创新能力,今年则加入风险资本交易量作评估要素,反映一个地区创科创投活动活跃度。「深圳-香港-广州」集群今年首登榜首,其次为「东京-横滨」及「圣荷西-旧金山」(见表)。当中深港穗创新集群过去5年专利申请密度为每百万人2292个,科学论文密度为每百万人3775篇,风险资本交易量密度为每百万人135宗。
百强中国占24最多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称,今年百强创新集群分布于33个经济体,中国共24个占最多;科学论文发表量首位是北京,占全球总量4%;通过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东京-横滨」集群占比最多,占10.3%,其次是「深圳-香港-广州」占9%。
孙东称,「深圳-香港-广州」集群登上榜首,充分体现大湾区创新能力被全球高度认可。他说,发展创科是政府施政重点,香港三大创科园区及五大研发机构亦已逐渐形成新的创科体系,为香港下一步继续更好地聚集全球创科资源和人才提供重要平台。孙东说,《全球创新指数》3项指标是全球高度重视的发展重点,政府会继续增加专利申请数量、强化基础科研优势,发表更多科学文章及更多风险投资,在港发展更多初创企业,继续深化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紧密合作。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经济学与统计司首席经济学家Carsten Fink称,「深圳-香港-广州」三地皆为集群贡献,其中香港是科研中心,拥多间世界顶尖大学,贡献反映于科研期刊文章数量。被问及政府应采取什么政策或措施维持排名,他认为所有创新集群除要维持现有健康创新生态系统包括对科研系统及教育的投资,亦要跟得上科技发展变化,当中人工智能对促进创新十分重要。
政府昨亦与产权组织签署有关「WIPO Lex裁判文书」数据库的谅解备忘录,数据库提供免费和公开的全球重要知识产权相关的司法判决。财政司长陈茂波表示,双方加强合作不仅能提升香港于国际司法判例交流中的角色,亦巩固香港作为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及法律服务枢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