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护署濒危物种保护主任佾x??欣表示,署方去年底引入新技术,快速鉴定鲨鱼基因,每个鱼翅样本最快两小时有结果,能加快执法和调查工作。(冯凯键??o?J??

渔护署引入快速测试鱼翅基因技术,以一部桌上「即时定量聚合?连锁反应仪」,可同时处理48个鱼翅样本,最快两小时有结果,连接反应仪的电脑会显示各种曲线,对应不同鲨鱼物种。(冯凯键??o?J??

图为其中一个检测步骤,将一片约3至5毫米的鱼翅组织放入试管,然后加入提取液,以提取鱼翅基因。(冯凯键摄)

【明报专讯】全球愈来愈多鲨鱼被列入濒危物种,去年本港进口1350公吨鱼翅,当中逾八成为受管制的鲨鱼或鳐鱼鱼翅。渔护署去年引进快速基因鉴定技术,毋须做基因排序,最快可于两小时内有结果,较传统技术最少3日更有效率;另署方计划加入人工智能元素,因应基因检测结果自动辨认鲨鱼物种,进一步加快执法和调查工作。
八成进口鱼翅为受管制物种
去年本港进口1350公吨鱼翅,较前年下降逾三成;去年整体入口鱼翅中,约八成为受管制物种,比例较以往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本港根据《濒危野生勾x??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于2023年修订本地的《保护濒危勾x??物物种条例》,自2023年12月15日起,将真鲨科、双髻鲨科和犁头鳐科所有鲨鱼品种均纳入规管,进出口均须先获渔护署签发许可证。这些鲨鱼鱼鳍制成的都是市面常见鱼翅,例如牙拣翅及海虎翅等。
渔护署濒危物种保护主任佾x??欣受访称,全球约有400个鲨鱼及600个鳐鱼物种,而目前本港受管制鲨鱼或鳐鱼物种约130种。渔护署会根据鱼翅的外表特徵辨认物种,有需要时会采用基因鉴定技术,以核实鱼翅所属鲨鱼品种。
成本30元 两小时有结果
远较基因鉴定快速便宜
佾x??欣称,传统基因鉴定技术需要为样本提取基因,再做聚合?链式反应及基因测序以辨认物种,一般需时3日至10多日不等,视乎个案数量及基因测序所需时间等。渔护署去年底由美国莫特海洋实验室及水族馆引入快速鲨鱼物种基因鉴定技术,毋须做基因测序,以特别设计的荧光引物,对鱼翅样本基因作聚合?链式反应,得出各种荧光温度曲线图,有如人类指纹,对应每个鲨鱼物种。新方法可于约两小时内取得结果,大大提高检测效率。以新技术检测,每个样本成本约30元,远低于传统基因鉴定技术约1000元。
研结合AI再增效率
何又称,现时署方鲨鱼资料库共有约90个品种,已可鉴别大部分市场上售卖的乾鱼翅品种。因应更多鲨鱼品种被纳入《公约》管制范围,署方将采用新检测技术,透过扩大相关物种资料库及以人工智能科技,因应基因检测结果辨别鲨鱼物种,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
过去30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的鲨鱼物种不断上升,由1996年15种攀升至2022年逾80种,升幅约4.3倍;近年本港每年入口鱼翅数量虽已较10年前逾5000公吨大减,但每年仍有逾千公吨入口,本港仍是全球主要鱼翅贸易中心之一。
明报记者 马耀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