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接连破产 次级私人信贷惹关注(图)

发布 : 2025-10-27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美国汽车零件公司First Brands及次级汽车贷款公司Tricolor于9月宣告破产,上周再有次级车贷PrimaLend Capital Partners申请破产保护,令市场关注次级私人信贷业的风险。市场上一直有商业发展公司(BDC)从公开市场获取资金,积极投资在私人信贷公司,但随著上述公司破产,削弱市场对私人信贷公司及BDC信心,摩通行政总裁戴蒙更称市场内可能还有更多「蟑螂」。外界忧虑,BDC及私人信贷公司可能面临资金流出,备受财务压力,亦有监管机构警告,放贷给这批公司的银行有可能因此受累,甚或波及整个金融体系。

私人信贷早于1980年代兴起,当时仍属少数借贷途径,但自2008年金融海啸后,监管机构收紧监管传统银行,要求银行持有更多资本,以缓冲高风险的贷款,令银行放款时往往要多加审查借款人,放贷过程变得既昂贵亦缓慢,此时造就私人信贷兴起。此外,金融海啸后银行利率低企,让私人信贷公司以超低利率向银行大额借款,再用来放贷,赚取利差。

私贷公司向银行借款 再放贷赚利差

据另类信贷委员会(Alternative Credit Council)及安永统计,私人信贷业爆发式增长后,去年全球私人信贷业手头管理约3万亿美元资产,黑石另料行内该数字于2030年内将升至4.5万亿美元。

虽然据金融稳定委员会(FSB)数据,私人信贷业手头管理资产对比全球银行业的188.7万亿美元,仍属小数字,但随著私人信贷业快速增长,以及银行界对新兴行业的风险敞口日益扩大,已引起全球监管机构注意。

市场有一类公司名为BDC,主要从公开市场吸引资金投放到私人信贷公司,成为公开市场与私人信贷公司之间的桥梁,部分亦有上市。不过,随著近期First Brands、Tricolor等公司接连破产,令市场忧心会否「火烧连环船」,将危机扩散至金融体系,

金融资讯平台Seeking Alpha评论,First Brands破产前不断从华尔街借款,但过度依赖负债及浮息贷款,加上财务披露不够仔细,令公司最终要付出代价。在申请破产后,First Brands数十亿美元的定期贷款从略低于面值的100美仙暴跌至36美仙。此外,First Brands破产、中美贸易战再次升级、中小企信贷质素全面恶化,似乎共同形成BDC的完美风暴,令BDC陷入全面崩溃中。

市场忧虑蔓延 BDC股被抛售

Seeking Alpha引述BDC Reporter报道,目前仅4家上市的BDC对First Brands有风险敞口,惟这些公司股价今年以来均相应急挫,其中Prospect Capital(美:PSEC)、Great Elm(美:GECC)均大跌逾三成,Palmer Square(美:PSBD)跌约17%、PhenixFIN(美:PFX)跌逾一成。Seeking Alpha预料,整个BDC板块都会受牵连,市场预料市场将出现更多问题,现时BDC股份正被抛售,近期破产事件亦令恐惧在私人信贷业蔓延。贷款ETF(交易所交易基金)亦因此受波及,据理柏数据,美国贷款ETF于10月份资金流出约15亿美元,为6个月以来首次。

目前市场正热烈讨论,到底私人信贷公司及BDC是否有足够透明度,让投资者安心。彭博分析,Tricolor和First Brands的问题都是来自不透明且复杂的融资工具,引起投资者疑心,并使市场担心还有其他隐而未现的问题。《金融时报》批评,First Brands及Tricolor数周内相继倒闭,突显银行与这类「非存款金融机构(NDFIs)」之间复杂且不透明的金融安排。

摩通等因Tricolor破产提列减值损失

另一方面,由于私人信贷公司很多时候以浮息定下派息政策,美联储减息亦令市场忧虑这些项目会削减派息,影响投资意欲。金融资讯平台9fin文章指出,随著美联储「放鸽」,BDC已备受压力,例如黑石集团减少旗下BDC黑石私人信贷基金的派息,料市场内会有更多类似举措出现。

虽然私人信贷公司属于「影子银行」,但不少银行有向这批私人信贷公司放贷,目前更令市场忧虑风险有机会扩散至银行业。《金融时报》称,据估计美国和欧洲的银行对更广泛的NDFIs的风险敞口高达4.5万亿美元,平均约占其贷款总额的9%。该报补充,First Brands和Tricolor倒闭反映,即使一家公司在传统银行以外的范围借贷,破产后仍容易影响银行业。

Tricolor当时除了从资产抵押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y,ABS)市场集资,亦借助摩通(美:JPM)、五三银行(美:FITB)、巴克莱银行(美:BCS)的信用额度,将次级汽车贷款打包成债券。这3家银行近期均有提列资产减值损失。

戴蒙:或会有更多「蟑螂」

摩通表示,银行向私募股权、私人信贷公司、对冲基金等NDFIs放贷时缺乏透明度,促使投资者要求提高在这几类投资的回报,弥补个中风险。该行分析师在报告中批评,近期全球银行股遭抛售,正是由欠佳的风险管理所引发,First Brands的供应链风险敞口即属明证,但更重要是,全球银行体系对NDFIs的资讯披露非常薄弱。

摩通行政总裁戴蒙(Jamie Dimon)警告,许多BDC以大幅低于帐面价值的价格交易,料私人信贷领域可能还会出现更多问题,「当你看到一只蟑螂时,可能还会有更多,所以现在每人都应警觉。」对于摩通要就Tricolor贷款而提列资产减值1.7亿美元,戴蒙承认现时不是该行「最好时刻」。

IMF:应收紧监管非存款金融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表示,忧虑银行与NDFIs之间的关系,警告经济衰退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连锁反应,提醒随著银行对NDFIs的风险敞口不断增加,一旦NDFIs陷入困境时,例如评级下调或抵押品价值下降等,就可能会显著影响银行的资本充足率。IMF强调,应收紧监管NDFIs。IMF总干事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表示,她担忧该板块担忧得经常「夜不能寐」。

《卫报》则评论,私人信贷业由美国企业主导,然而特朗普却积极废除金融监管,全球监管机构不太可能制定新的透明度或资本规则来改变现况。

该报指出,私人信贷崛起正引发辩论,讨论是否要进一步放宽监管传统银行,传统银行亦认为被迫建立财务缓冲以防范高风险贷款,令其放贷成本比不受监管的竞争对手高。

明报记者 郑智文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