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流入 追踪科指被动资金超越恒指
发布 : 2025-5-05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珀碢税战阴霾影响,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上月分别跌4.3%及5.7%,惟波动市下以中资为首的资金继续逆市净流入本港上市科技股,而追踪恒生科指的交易所买卖产品(ETP)资产规模,更首次超越追踪恒指的被动资金。
有分析认为,于港股牛市间科技股的升势,较其他板块股份强劲,另对投资者而言,投资科指的交易所买卖基金(ETF)较投资个别科技股相对较为简单,令资金续流入科指投资产品。
据恒生指数公司最新月报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与科指挂钩的ETP其资产管理总值(AUM)按月下跌1.1%,仍有244.8亿美元(1909亿港元),相对指数期间大跌5.7%,即实际有资金在跌市中净流入;反观追踪恒指的AUM大泻10.4%,减至222.4亿美元(1735亿港元),相对指数月内下跌4.3%,实际见大规模净走资。此消彼长之下,追踪科指的ETP产品自2020年8月推出以来,不到5年时间AUM已超越恒指。
细看资金来源,内地投资者肯定是科指ETP的最大金主。在ETF通之下,内地投资者可通过港股通买卖多只港股ETF,本报翻查港交所(0388)网站北水持仓纪录,截至4月底,资产规模近450亿元的南方恒生科技(3033),北水持仓比例六成,市值约270亿元。在过去一个月的股市动荡中,北水持仓再增约3.8亿个单位,以上周五收市价计,市值约增19.5亿元。
内地资金不单南下投资科指ETF态度积极,内地A股上市资产规模最大的两只科指ETF,华夏恒生科技ETF(沪:513180)及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指ETF(沪:513130),过去一个月市值分别逆市增长逾32亿及约5000万港元,市值折合港元分别约285亿元及265亿元。
A股上市科指ETF同获追捧
凯基投资策略部主管温杰认为,科指ETP受中资青睐,归因于内地投资者投资风格较为进取,而于科技热潮之下、当港股处于升市时,科技板块升幅会较其他板块股份为大,令到有较多投资者及资金追捧科指ETF。
另他提到,相对于研究个别科技股的业绩后投资个别股份,购入科指ETF则较为简单,令资金涌入科指ETF。
科指十大成分股波幅大过恒指重磅股
拆解科指十大成分股,只有ATMX,即阿里巴巴(9988)、腾讯(0700)、美团(3690)及小米(1810)等四大重磅科网股与恒指重叠,科指重磅股还包括了京东(9618)、中芯(0981)、快手(1024)、理想(2015)、小鹏(9868)及网易(9999)等科网及新能源车股,市值比例分别近4.4%至8.2%,相关股份过去一年不单波幅较大,在去年9月升市以来股价表现亦较佳,拉动过去一年科指升幅亦更大。
上述股份除小鹏外,全部同为恒指成分股,但比例较低,而恒指重磅股中,则包括汇控(0005)、建行(0939)、友邦(1299)、中移动(0941)及工行(1398)等波幅较低的金融、电讯股,故拖低指数整体波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