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寂寞芳心《乘著光的幻想》(组图)

发布 : 2025-5-16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Prabha(左)某天收到从国外寄来的一个红色电饭煲,Anu感觉新奇。



电影的可贵,一众护士偷得浮生,下班后一起看电影。


电影的故事怎么说,有时比要说什么重要。刚刚上映的印度片《乘著光的幻想》(All We Imagine as Light),就是一例。《乘著》是个不折不扣的印度故事,但把它称为「印度片」未够精确。它在孟买拍摄、故事由该地开展,却与宝莱坞风格大相迳庭。《乘著》含蓄、低姿态,更似欧洲出品。

文˙家明

跨国合资拍摄「印度片」

原来它真是「欧洲片」,根据维基资料,它云集了印度及欧洲多国资金,其中法国名列最前。两名监制Thomas Hakim与Julien Graff来自法国,他们的公司称为Petit Chaos。好几年前,他们在影展上认识了印度编导Payal Kapadia。去年,三人合作的《乘著》终于出炉,而且一下子就赢得康城的评审团大奖。

这些年,类似跨国合资的例子愈来愈多了。香港市道了无生气,掌控资源的官方体制又不断刁难,本地年轻电影人不妨多向《乘著》借镜。《乘著》的个案,或可说监制独具慧眼。编导Kapadia今年三十九岁,这才是她的第二出长片。而她首出长片《一任无知到天明》(A Night of Knowing Nothing),2022年出品,与今天的《乘著》极不同。《一任》是充满实验味的纪录片,几乎全片的黑白影像,侧记了约十年前印度爆发的大学生示威。

Kapadia那时念电影学院。《一任无知到天明》中,她借一名女生书信的读白,向爱郎倾诉,由此提到时局。女生抱怨学校处处关卡,好像要逼学生罢课一样。其中一件最群情汹涌的事件,是政府委任一名电视演员出任学院的主席,其保守的立场惹人质疑。真有趣,电影学院的示威,学生上街叫喊的口号竟然是:「爱森斯坦!普多夫金!」以影史老祖宗作思路明灯。集会的现场有人提问: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电影院校?

《一任无知到天明》也不是跟《乘著光的幻想》完全无关。Kapadia的班底,前作时已成形。她在学院认识Ranabir Das,《一任》与《乘著》都由Das当摄影指导,并担任联合监制。另外,两片的音乐皆出自Topshe手笔。不查不知,Das与Topshe是对亲兄弟,来自加尔各答(想起萨耶哲雷)。看过《乘著》,一定会对它的影像与配乐念念不忘。《一任》也是,它关于被打压的抗争,题材本来可以很激愤人心的。偏偏Kapadia诗意的影像、独白与配乐,把观众拉远一点距离。Das与Topshe同样的功不可没。

为何「怎么说」比「说什么」重要?论「故事」,《乘著光的幻想》简单不已。它更吸引的,是透过影像与声音建立的氛围、人物的状态。

《乘著》背景设定为大城市孟买,街上、列车尽是人潮。一家医院里,有三个年纪的打工女郎:中年的Prabha(Kani Kusruti)为护士长。她纵使资深又是管理阶层,却平易近人,只是她总有点愁眉深锁的。较年轻的Anu(Divya Prabha)也当护士,资历较浅,性格调皮。还有最年长的Parvaty(Chhaya Kadam),她负责医院的煮食,职位卑微。但护士长Prabha对Parvaty不错,两人感情要好。Prabha与Anu分租一个单位,Anu一时交不起租,她勉为其难也会帮忙。

看上去像个「二十、四十、六十」的女性电影,每个年龄层的女性各有隐衷。Parvaty面临被逼迁的问题,她的房子将被清拆,却得不到合理的安置或赔偿。少女Anu正在热恋,她完全知道自己喜欢及需要什么。然而她打得火热的男友,是个叫Shiaz的穆斯林(Hridhu Haroon),腼腆的乖乖仔。一对小情人很恩爱,可Anu深知,这段关系与家族的信仰抵触,一定没有结果。事实上,她正被家人催婚了,不断收到他们传来相亲对象的照片。

戏分最多的主角Prabha呢?面对「年少无知」的Anu,Prabha像个姊姊,有时会兼起管教的责任。「女仔之家」要检点些,别给人闲言闲语。Prabha一副寂寥的眼神,背里原来有段莫名其妙的婚事。当年奉父母之命结合。Anu听罢觉不可思议,怎能跟陌生人结婚?Prabha的回应很妙,你以为你认识某人,搞不好有天也有变得很「陌生」。「盲婚哑嫁」并非原罪,更大的问题是「两地分隔」:婚后Prabha的丈夫长居德国工作,一年多以来,连电话都不打一个,夫妻关系名存实亡。

可怜的她,长得漂亮以及仍大好年华,爱情与欲望已成一池死水了。医院一位叫Manoj的外来医生(Azees Nedumangad),又是老实人一名,多番向她示好。襄王有心,神女会不会有梦?

还有些我们未必熟悉的背景,印度是个极多语言的国度,加上种姓制度与两性的不对等,角色更有寄人篱下之感。Prabha与Anu本来都说马拉也林语的,但在孟买打工,只能讲官话印地语了。对她们而言,这已驾轻就熟。相对地,Manoj医生的印地语仍生疏。这一点,成为他与Prabha聊天的话题。她说其实不难的,鼓励他多苦练。

某天下班,天桥上他们边走边聊。临别前,Manoj送她一个蓝色小本,说里头有他写的诗歌,说不定是凭诗寄意。讽刺地,那晚回到家里,Prabha收到一个巨大的包裹,没署名没纸条。打开一看,是个鲜红色的电饭煲。Anu见到啧啧称奇:「很国际化啊,煮的饭会不会更好吃?」凭它的产地德国推断,应是Prabha没音信夫婿寄来的礼物。

躲避郁闷生活 想像诗兴不可或缺

Payal Kapadia《乘著》的剧本(合编的还有三人,负责不同语言的对白,Kapadia本人不谙马拉也林语),尝试见微知著。透过三个平凡女性,反映大都会小人物的辛酸。Kapadia的纪录片背景大派用场,《乘著》甫开始及中段,有两个过场段落,主角短暂退场。画面剪入孟买市的纪实影像,声音则剪进素人的访问。男男女女,各有来到孟买打拼的前因后果。由他们的分享,道出城乡的巨大差异,去与留选择的两难。

有受访者说,每个村落都有人去孟买打工。有人说这座城市偷走我们的时间,你最好适应它的暂时性。有人说,别人称这为「梦」的都市,我则觉得它是「幻像」。声轨是访问,画面则拍?车站、节庆一个个素人的脸孔。导演Kapadia特别爱尝试声画不同元素的碰撞,令影片更有趣,富诗意。《乘著》中,少女Anu纳闷,她与男友柔情蜜意的短讯文字、录音往来,也处理得独特,前所未见的(完全不用拍手机的画面)。「我以云朵传送香吻,当下雨了,吻就会碰上你的嘴唇。」《乘著》提醒我们,要躲避窒闷的生活,「想像」与「诗兴」都不可或缺。

《乘著》的大都会气氛颇黯淡。全片几乎没有半个强调宏伟、繁荣的建立镜头。角色身处的,不是局促的室内,就是平凡的街头、巷弄。影片前段夜戏较多,因角色日间都要工作;下班才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乘著》的故事,似乎还特意设定在雨季发生;闷热加上湿气,叫人浑身不自在。片初对白有提到「象神节」,后面有拍到节庆的纪实画面(资料说在八九月举行)。上文说的那记「云朵香吻」的情人录音后。画面所见,先刮起大风,后来果然下起绵绵细雨来。自此以后的不少戏,不时传来雨声。

Kapadia与Ranabir Das商量出来的摄影风格,以暗紫与暗蓝两色作主调。第一次看《乘著》,还以为菲林拍摄。它的影像质地与色调,丝毫没有数码味道。网上再查资料,非也,它真是数码拍摄的。据称,Das熟悉Cooke的S4/i系列电影镜的属性,上次《一任无明到天明》已探用。《乘著》的影像成绩,是他们多番测试的结果。全片近两小时长,头一小时,环境经常被局促的室内、外头的雨声及两种暗色浓罩?。摄影、灯光与颜色的配合,有不少神来之笔。「莫道不销魂」,全片写出了女角愁闷的意境。

其中一场拍得特美的,也算是导演向她醉心的「电影」、「电影院」致意吧。Prabha的护士同事下班后会相约一起消遣的。之前Prabha曾被邀请,深闺的她婉拒了。中段她与同事一起看电影,她坐在画面正中,盯紧银幕,眼神稍见祥和。电影院看上去,尽是护士制服的暗蓝一片。背后放映机打出来的逆光,缔造迷蒙,也令女士们的轮廓分明。不知她们看什么戏了,只知道,透过Topshe的钢琴配乐点缀,此镜头和谐漂亮。

然后画面一转,Prabha陪Parvaty出席居民权益的集会。台上主讲的女人,控诉有关当局。他们有助建立城市,今天旧区清拆重建,他们却老无所依。工人必须团结起来。Payal Kapadia从《一任无知到天明》到《乘著光的幻想》,贯穿两片的可以说是「女性」、「诗意」、「革命」与「团结」。看?真令人感叹呢,香港电影人为了生存,必须非政治化,不闻不问。印度成长的Kapadia,倒牢牢紧记求学时期的见证、认清自己的身分与责任,让成长背景演化成创作资本。

主角离开孟买 豁然开朗

前面说《乘著光的幻想》阴郁的闷局,何时才会被打破?戏演了一个小时后,由三个主角离开孟买开始。话说,Parvaty对老无所依的状?死心了,决定向医院请辞。她离开孟买还乡,Prabha与Anu陪同她踏上归家的旅途。Parvaty要回的地方叫拉特纳吉里,印度西边沿岸的另一城镇。Parvaty的家,被树林包围,与拳唡很接近,那里竟然还有个巨大的山洞。

影片从这时开始,算是豁然开朗了。日景较多,视野渐次开扬,色调虽仍偏淡、黝黑,但总算暖和。前面只有少女Anu偶穿鲜色衣服的,至此Prabha也换上了暖色的衫裙了。摄影的景别亦开始有些不同,偶然会捕捉角色的大特写,教观众看真他们眉梢额角的转变。另外,来到此地终于不再下雨了,也听不见都市的人声鼎沸。取而代之的是回到大自然,风和日丽以及到处的蝉鸣叫声。

Prabha与Parvaty所不知道的是,Anu竟然偷偷把男友Shiaz一并带来。Anu这个少女,有印度故事中鲜见的开放大胆,紧握自己爱与欲的自主权。前面孟买有场戏,她为了与男友鬼混,甚至戴上伊斯兰女性的头巾。另外,女主角Prabha后来于拳唡上,也发生了一个疑幻似真的奇遇。导演说,Prabha此字,在马拉也林语里,有「光」的意思。All We Imagine As Light:我们可把自己想像成她一样。女性互相照料、姊妹情深,Prabha与Anu去到最后三分之一都异常抢眼。故事不用多介绍了,反正对所有人物而言,那是趟离开尘嚣以后,意想不到又难忘的灵性旅程。

好喜欢《乘著光的幻想》。论剧情它或许说的不多,但骨子里非常充实、调子迷人,看?看?时间就过去了。它是这阵子戏院首轮公映最好的戏,没有之一。Topshe的配乐,用上口哨声、钢琴及电结他什么的,多么的怡然自得,应不算传统印度风味吧。《乘著》的原声大碟网上只找到EP,未见有完整的。写本文的时候,我已经不断的循环播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