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商场陷困境 内企贴地辟新径(组图)

发布 : 2025-5-19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位于北京南中轴线上的「京东MALL」南三环店将于本月底开张,京东称将给消费者营造不一般的购物体验。(王佩凡摄)



另边厢,日系商超「永旺超市」因业务调整,北京丰台最后一店上周五关闭,彻底退出北京市场。有顾客趁超市结业光顾,有人打算「执平货」。(王佩凡摄)



「京东MALL」南三环店的工程师可为消费者组装电脑等数码产品。(王佩凡摄)



电竞是「京东MALL」6个体验区之一,员工称将让游戏迷在此体验职业比赛的乐趣。(王佩凡摄)



「京东MALL」的家庭体验区布置出家居场景。(王佩凡摄)


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正埋头发力促消费,站在第一线的零售业,成效决定生死。日系老牌商超永旺(AEON)在北京最后一间超市上周五(16日)结业,泰国「卜蜂莲花」的海淀区分店本月底也将关门,曾主导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企业败走京城之际,永辉、物美等「土炮」商超正加快升级,迎合国人喜好的新店接连亮相。其中,有份挤走实体店的电商巨头京东「脚踏实地」,月底在北京新开「京东MALL」,主打非一般体验。

明报记者 王佩凡

京东推沉浸式购物 电竞教育设专区

位于北京南中轴线上的「京东MALL」南三环店,定于本月31日开张,地上共7层,包括手机、电脑数码、厨房小电器、家具、电器、厨房卫生用品等商品,以及装修定制服务,地下两层主打餐饮。本报记者近日提前「打探」,有感在其「会客厅」式布局,可深度体验自己感兴趣的商品。

20年来,电商已养成内地人的一站式网购习惯,如何让消费者「走出家门」,是近年大型商场最大问题。电商平台京东近来加快走实体路线,经营方式与网购大相迳庭,提供更深层次的沉浸式购物氛围。

「京东MALL」设有咖啡、美食烘焙、电竞、美妆、出行、家庭6个体验区,以及「国图书店」、儿童乐园,顾客在每个区域都有互动机会。其中,基本完工的电竞体验区,设有对战体验区,场地布局近似专业电竞赛场,红蓝交错的氛围灯亮起,游戏迷坐在其上,能体验打职业比赛的感觉。工作人员表示,该区可承办小型赛事,也供顾客预约组队比并,如预约场地打波般简单。

不论经济好坏,「游戏不能停」,电竞是仍在增长的消费领域。儿童教育亦是庞大市场。「步步高」和「小天才」所在的体验区域,被设计成客厅场景,家长可带子女体验最新学习机产品。工作人员表示,届时会有专业辅导老师在旁协助。

在京东最擅长的家电领域,年轻人喜爱品牌产品集中在一个区域,可同时体验。现场看中,扫码购买。不同价位不同商品同时体验的方式,虽然有异于商品「铺天盖地涌来」的网购,但同样为促进消费冲动。

「京东MALL」现已在西安、渖阳、武汉、重庆等10多个城市营运。「京东618」店庆将至,「京东MALL全国」23间门店将跨城联动,携手国风游戏《剑网3》营造沉浸式主题体验,联合多个重点客户品牌举办「音乐节」及新品首发,更有明星助阵。「京东MALL」北京南三环店开业期间也将举办《甄嬛传》主题嘉年华、职业电竞战队友赛、国安足球队球迷见面会。

上述举措皆迎合内地顾客喜好,即内地网民所谓精准「投喂」,目标要拉高消费额。与此对应,一间间秉持「传统」经营模式的老牌商超,从市场潮流退去。

永旺商业有限公司日前公告,因业务调整,在丰台的北京最后一店上周五结业,「永旺超市」彻底退出北京市场。华北市场也仅存天津泰达店、中北店、梅江店、津南店及河北燕郊店5间门店。

丰台店最后一天,记者也前往「告别」式探店。「永旺超市」在商场一楼最内侧,指示不显眼,找位置需时。甫进店,记者感觉到一丝压抑,头顶灯光昏暗,两旁货架高耸,货架间仅容一辆购物车通过,侧身让车都很难。

店内商品陈列方式陈旧。当天所见,显眼处都贴上「出清」字条,货架大多清空,剩下一些打折饮品,雪碧比市面便宜一半以上,很多人都在排队抢购剩馀库存。

记者在超市询问几名顾客,他们表示,听说超市关闭前很少来,这次想趁机抢购打折商品。也有两名长者称,听到永旺闭店后,他们每天都逛,当散步「遛弯」,也看能否「执平货」。赵阿姨说,现在买菜方便,她还会在微信群跟团买菜,「来这里买完还得拎回家,不如直接有人送到门口」。

有如「永旺超市」,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卜蜂莲花」,本月底也将结束经营20多年的海淀区金源店,在京门店从高峰的8间,到剩下两间。「永旺超市」、「卜蜂莲花」败退,与外资未跟上中国人喜好、潮流快速转变有一定关系。

「胖东来」主打服务 同行借鉴转型

本土超市现时在选货、服务上不断提升,注重互动,经营手段更灵活,在大数据加持下转型求生。上月以来,北京「永辉超市」顺义首间、大兴第二间仿效「胖东来」的改造店先后开业,其全国类似改造门店已超过60间。同样是仿效「胖东来」的「物美」首间改造店今年3月在海淀区开业,本月底前还将有新店开张。河南许昌「胖东来」以「极致服务」等特色著称,有称「超市界海底捞」。

内媒:褪去网红效应后 发展难料

然而,无论如何转型、促消费「卷」走外资,大环境不景始终是最重阴霾。正如《北京日报》指出,当所有超市改造完毕,褪去网红效应后,经营状况将回归常态,企业能否健康发展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