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大奖揭盅 得奖者:港虽未大投资半导体 独特方案可吸厂商(组图)

发布 : 2025-8-07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未来科学大奖」昨于北京和香港连线公布今届获奖者。左为香港科学院长兼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卢煜明,右为未来科学大奖2025捐赠人大会轮值主席王强。(方宁??o?J??





【明报专讯】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设立的「未来科学大奖」昨在北京和香港两地连线公布评选结果,台湾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志远因发明新一代半导体非挥发性记忆体(Non-Volatile Memory,NVM)技术,获颁「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他向本报称,香港发展人工智能需要算力支持,而算力主要来源于半导体处理器(Processor)和存储器,虽然香港并未有重大半导体投资,但有关技术可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购得,强调最重要是业界能提出独特且对应需要的要求,让半导体处理器和存储器厂商提供香港发屾x??需的半导体产品。

「未来科学大奖」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关注原创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成果杰出的科学家,颁奖不限国籍,今届共7人获奖(见表),每个奖项获奖金100万美元。

数学奖得主 发明新一代存储技术

卢志远及团队发明新一代NVM技术,其存储单元密度、器件集成度和数据可靠度都有突破,获颁「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NVM存储产品即生活中常见的固态硬碟、俗称「手指」的存储器等,它们在断电后仍能保留数据,能进一步应用在人工智能等领域,且许多港人正使用的电子产品亦已搭载有关技术。

考证鸟源于恐龙 3学者获生命科学奖

中国地质科学院兼河北地质大学的季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周忠和,发现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获颁「生命科学奖」。鸟类起源于恐龙的猜想长期有争议,1990年代季强和已故的陈丕基在中国辽西地区发现世上首例带羽毛的非鸟恐龙化石;徐星和周忠和发现并研究一系列从恐龙到鸟的过渡物种,将「鸟类起源于恐龙」从假说转化为被广泛接受的科学理论。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方忠、香港科技大学戴希和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丁洪获「物质科学奖」,他们发明了一套计算法以预测具有拓扑电子结构的材料,并能随后验证。与铁、金、银等传统金属材料不同,有关材料而是合金,科学家必须在元素周期表「大海捞针」,找到正确比例和结构。它们还有特殊功能,能应用于自旋电子学、量子计算和能源科技等领域,如用于制作晶体管等低功耗的电子元件。

「大奖周」邀百世界级科学家来港 4获诺奖

香港科学院长兼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卢煜明表示,今年是未来科学大奖、香港科学院共同的10周年,是「双喜临门」,未来科学大奖周于9至10月将有一系列活动,冀可将科学氛围带到全城。除邀请以往获奖者,他们还邀请约百名世界级科学家到港,包括4位诺贝尔奖得主及10多名来自中国、美国和欧洲科学院的院士。被问及会否尝试透过有关活动吸引科学家来本地大学执教,他称会尝试,惟强调政府亦有其他途径吸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