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主应留意向保险公司索赔次数。
【明报专讯】安省闪高镇(Simcoe)居民 布莱尔(Ruth Blair)女士,为房屋投保超过30多多年,却因为短期内连续索赔而被保险公司拒绝续保,令这家人再找其他保险公司承保也不得。
布莱尔的4睡房房屋,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一直向Wawanesa保险公司投保,而且几乎从未申请过理赔,直至最近两年因为屋顶出了问题才接连申请了两次赔偿,而每次索偿都不到1万元。
但布莱尔被指是「频繁」地索赔,留下极其恶劣的记录。
对于保险公司因为客户在短时间内提出两次合法索赔就把拒绝客人续保抛弃,加拿大保险局指出,这种情况很普遍,因为保险公司不断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业主若在三到五年内报两次索赔,通常就会被视为「高风险」客户,可能导致保费和免赔额上涨,甚至直接被保险公司拒保。
保险经纪马绍尔(Will Marshall)表示,经纪人应该在客户五年内提出第二次索赔前,提醒客户要极其谨慎。
布莱尔说,「要是早知道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我宁可忍受问题,自己慢慢掏钱修补。」
加拿大保险局消费者和行业关系全国主管德普锐斯(Rob de Pruis)表示,过去五年并购数量有所增加。
这种整合可能促使保险公司和经纪公司通过「清理」风险来提高交易吸引力。
保险公司还可能受到「再保险公司」的压力。这类公司会在发生火灾、冰暴等「大规模灾害损失」时,为保险公司分担风险。
与索赔的频率相比,索赔的金额反而相对不重要。德普锐斯说,「索赔就是索赔,即使赔偿金额只有1元,保险公司内部处理也会产生大量成本。」
马绍尔表示,如果屋主必须在五年内提出第二次索赔,最好在收到不续保通知之前,主动先终止与保险公司的关系。
这样更容易在别家公司重新投保,但屋主仍必须如实披露索赔历史。
而且他们大概率需要支付更高的「高风险保费」,直到第一笔索赔过了时效,才能重新获得更好的报价。
具体等待期因公司而异,有些是三年无索赔期,但时间愈久愈好。
Wawanesa公司虽然拒绝就布莱尔的个案发表评论,但解释不续保的原因称,「和保险业的普遍做法一样,Wawanesa会逐一评估每一份新保单和续保申请。我们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判断某个物业是否符合我们的风险偏好。」
在有媒体介入之后,布莱尔很快就绝地逢生。她致电记者「我不知道你做了什么?Wawanesa退让了。他们同意给我续保,但免赔额提高到5000元。这根本不算什么,我只是太高兴了,终于不用再头悬利剑。」
公司很快给她发来了新保单,她的月费上涨了约25美元,但她说情况本可能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