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移民律师指申请来加拿大的拒签证率增加。
【明报专讯】愈来愈多移民专业人士和申请进入加拿大的人表示收到拒签信,而拒签的理由更「十分无稽」,这令他们怀疑,自己的递交的申请是否真的经由官员进行全面、恰当的审查。
多伦多移民律师贝利西莫(Mario Bellissimo)在看到多个案例后开始担忧。例如他经手的一个案件中,移民官以「未提交出生证明」为由拒绝申请,但实际上申请材料中已附上了申请人的出生证明副本。「作为申请人的代理律师,这让我很担心:到底他们看了些什么?」
强调不能侵犯或违程序公正
移民专业人士认为,问题出在加拿大移民部(IRCC)使用的电脑辅助决策技术上。尽管移民部承认它开发了可让移民官更快分类和处理申请的电脑程序,但否认这些程序会影响官员人工审核的严谨性。
移民部表示,官员本身才是最终决定申请资格和可受理性的主体。它还称被拒的申请人会收到详尽的函件解释。「是否符合要求的决定,由经过高度培训的官员作出,他们会根据相关项目标准逐一评估每份申请。」
但多位移民专业人士认为,一些移民部官员在拒绝申请时根本没有查看全部提交的文件。移民顾问博杜安(Annie Beaudoin)曾经是移民部的高级移民官,她说:「拒签绝不能侵犯或违反程序公正。为此官员必须查看档案中的每份文件。而最近有证据显示,这一点并没有做到。」
移民部一直面临巨大公众压力,需要解决积压和冗长的处理时间,某些个案甚至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移民部在7月底公布的数据表明,其系统中有超过220万份申请,其中逾90.1万份超出了处理时间标准,被视为积压案件。
移民部认先用电脑模型分类
自2018年开始,移民部使用一种名为「先进数据分析」的电脑模型来分类案件,并协助官员做出资格判定。官方称该系统可将处理速度提高,最高时可达87%。
移民部表示,先进数据分析采用机器学习技术,在数据中寻找模式,例如某类申请人在过去被官员批准的可能性。但是这个先进数据分析不会建议拒签,只有官员本人才能在自行审核后作出拒绝。
在人工审核环节,移民部开发了一个名为Chinook的基于电子表格的工具,允许官员同时审查和批准或拒绝多个案件,并提供模板化的语言来解释决定。移民部强调Chinook只是简化显示信息的工具,不使用人工智能,也不做出或推荐决定。
但贝利西莫担心,新技术会导致官员遗漏或略读申请材料。他见过一些带有时间戳的决定,显示官员仅花几分钟就审查了整个个案。
一份2018年的Chinook用户手册显示,官员可同时审查多达1000个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