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报专讯】为保障儿童或精神上无行为能力人士免受性侵犯,政府自2011年庾x?u行「性罪行定罪纪录查核」机制,让雇主在招聘时能确知拟获聘者是否曾有相关定罪纪录;查核机制去年12月起扩大至涵盖准自雇者,家长或机构可要求有意聘请的私人导师、音乐老师、运勾x??练、提供上门服务者等查核。香港临?心理学家协会(HKCPA)主席陈雅文建议雇主可要求非公会会员的临?心理学家提供性罪行定罪纪录查核结果,以保障服务使用者。
陈雅文称,如欲聘请的临?心理学家没有在公会注册,雇主要加倍小心查核其资历,最好确认对方有购买专业责任保险,因保险公司通常会要求投保人披露有否定罪纪录;雇主亦应要求对方申请性罪行定罪纪录查核。她说,有些机构以往与某临?心理学家一直合作,有一定信任,未必会再检阅对方纪录,故建议机构每年对续约人员查阅及更新资料。
如要申请性罪行定罪纪录查核,雇主需为申请人签署雇主证明书,证明其将会从事与儿童或精神上无行为能力人士相关的工作;如申请获接纳,查核结果会上载至自动电话查询系统,申请人可在网上服务平台下载密码信交给准雇主致电查核结果。查核结果有效期36个月,期内结果会每日更新。
查册下月扩至志愿工作者
有关电话系统只提供申请人「有」或「没有」指明列表中的性罪行定罪纪录,不会披露定罪纪录详情,如申请人涉及未完结的性罪行相关案件,系统会指示来电者与职员联络。现时机制只涵盖准雇员、合约续期雇员及准自雇者,下月15日起进一步涵盖志愿工作者,包括但不限于义教老师、义务运勾x??练等,惟尚未包括现职雇员和自雇者,政府称会适时公布相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