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日,位于内蒙古的东风著陆场展开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全面检验夜间搜救回收任务组织指挥、协同配合以及应急保障能力,准备迎接神舟20号太空人回家。遭到微小碎片撞击后,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央视新闻)

11月1日,神舟21号与神舟20号两架飞船的6名太空人在中国太空站相聚,共同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神舟21号上周五升空,次日抵达太空站,顺利完成交会对接。(新华社)
【明报专讯】原定昨(5日)返回的神舟20号载人飞船遇上罕见意外,官方昨晨通报飞船疑似遭太空微小碎片撞击,返回地球的任务将推迟进行。当局正进行风险评估,未知飞船受到撞击的具体部位。陈冬、陈中瑞与王杰三名太空人,暂时留在太空站内等待安排。
神舟20号载人飞船,原定在与神舟21号乘组完成交接仪式后,昨日返回东风著陆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昨日上午表示,由于神20疑似遭太空微小碎片撞击,正在进行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推迟神20返回任务。
延期返回的除了太空人,还有日前跟随神21升空的4只小鼠。声明未有说明这些微小碎片是在飞行过程中、还是在太空站期间被击中。
未通报具体撞击时间部位
太空碎片是太空垃圾的一种,涵盖退役卫星、火箭残骸以至太空人遗落的工具碎片。其中,微小碎片尺寸小于1厘米,常规监测手段难以捕捉。运行速度远超子弹,对航天器威胁特别大。
太空碎片撞击均速每秒10公里
《新京报》引述国家航天局太空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副主任刘静指出,太空碎片平均撞击速度每秒10公里,仅厘米级碎片产生的动能,就相当于一辆私家车以50-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撞击卫星。即使是微小碎片,累积效应也会改变航天器元器件性能,导致航天器性能下降或功能失效。
专家:倘撞薄弱环节或致结构性破坏
中国的神舟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构成。目前从官方信息,无法得知是哪个舱受撞击。载人航天工业设计专家茍秉宸表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这30年来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撞在返回舱的本体上影响不大,若撞在悬窗等薄弱环节,有可能在返程时,跟大气层摩擦后,发生断裂或结构性破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专家王亚男则估计,初步判断此次撞击影响不大,但载人飞船必须坚持万无一失的安全标准,对可能的隐患谨慎排查,做一次全面诊断。如果没有故障,可在稍后启程返航。若有故障,就涉及到在轨维修、备件更换等操作。
若无法在轨修复 或发射无人飞船接应
若神20的损害无法在太空中修复,根据预案,当局可在地球上快速发射一艘无人飞船,接太空人回地球。早在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立项时,中国就同步建立了「滚动备份」的发射模式,即「发射一发、备份一发」。每次神舟载人飞船任务,都有另一艘飞船和配套火箭在地面随时待命。若有突发状况,备份火箭可在10天内完成测试并发射,到太空接人回家。
此次神舟20号推迟返回事件,突显太空垃圾激增带来的安全挑战。去年底,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中阿合作论坛上呼吁,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共同建设「空间碎片观测中心」。联合国空间交通协调小组去年亦指出,建立全面共享的轨道物体数据库及国际统一的跟踪管理框架,以应对太空垃圾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