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企业使用美国「对外贸易区」 租赁土地存货可规避或暂缓关税
发布 : 2025-11-11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明报专讯】加拿大本土以及跨国的企业,受美国关税战的影响而受创极重,如今都在想方设法进行规避,而其中一种途经就是借力美国联邦政府指定的贸易区。
目前约有1300家企业在使用美国的「对外贸易区」(foreign-trade zones)。在这类贸易区内,企业可以租赁土地或建筑,用于产品制造或仅仅只是货物存储,就能享受普通工厂或仓库无法提供的优惠政策。
企业将货物输送至这些贸易区时,无需立即缴纳关税或其他税费,税费缴纳义务仅在货物离开贸易区时才生效。当货物最终运出仓库时,企业需按货物进入贸易区时生效的关税税率缴税(部分特殊情况除外)。若货物最终被出口至美国境外,企业则可完全免除相关费用。
对外贸易区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贸易与制造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随著加拿大及其他国家的企业急于寻找应对关税的新途径,这类贸易区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此类贸易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通常被称为「自由贸易区」(free-trade zones)。
俄克拉荷马州原住民「波塔瓦托米族」(Potawatomi Nation)的经济与产业发展部主任科拉德(James Collard)表示,本部族的对外贸易区近来颇乖碢注。「自从贸易战开始后,客户主动找上门,几乎每隔几个小时我们就会接到谘询电话。」
科拉德指出,自今年夏季以来,贸易区已成功吸引了数家企业入驻。他表示,该园区的主要目标客户是加拿大企业,但同时也在积极吸引其他国家的企业入驻。
科拉德称,由于园区土地受联邦托管,可豁免物业税、市级税及州级税,该部族可选择将这些税务节省的成本,转让给使用园区设施的企业。
事实上对外贸易区本可成为制造业企业更理想的「避风港」,但其另一项核心优势——企业可通过在贸易区内实际生产货物以改变产品分类,从而规避关税——已被新关税政策取消。这一变化使得「在贸易区内设厂生产」的策略吸引力大幅下降。
部分贸易领域律师表示,他们注意到愈来愈多的加拿大企业开始申请使用美国对外贸易区,以应对关税压力,其中以「《加美墨协议》(CUSMA)未覆盖的货物为主。
科拉德认为,若某类货物(非中国产)在贸易区内制造新产品,企业仍可规避相关关税;但其他贸易领域专家则认为,这一说法已不再成立。
多伦多从事国际贸易服务的律师戈德曼(Jesse Goldman)称,尽管对外贸易区能为部分企业提供帮助,但他观察到,美国境内的「保税仓库」(bonded warehouses)的使用量增长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