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卡脖子 转型创新求脱困(组图)

发布 : 2021-1-18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2019年末起武汉爆发新冠疫情,当地武汉车企虽早在去年3月已陆续复工,但在当地车企总装车间所见,工人不敢掉以轻心,午餐时均保持两米距离。外界预期,中国将是去年少数GDP录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资料图片)








中国2016年推出「十三五」规划,以单独一章明确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5年间,虽然去产能见进展,工业增速维持高于全球水平,惟经历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制造业「卡脖子(受限)」情况严重,背后反映出转型创新面临的困境。有中国经济学者认为,中国制造业优势仍存,但未来应转向服务内循环,即首先充分发掘、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提高社会财富水平,制造业才有可能实现高质发展。

【系列五之一】明报中国组

「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重点「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具体内容包括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重点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瓶颈」;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以及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等。

不过,这一目标在2018年美国启动对华贸易战后遭严重冲击,中国制造的海外订单一度低迷。虽然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去年10月曾表示,「『十三五』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如期完成,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但「中国制造2025」等相关宣传已悄然在官方话语消失。华为、中兴等代表中国制造和科技前列的企业先后被列入美国「黑名单」制裁,晶片等关键原材料被「断供」,致生产及技术发展「卡脖子」。

工程院:26产业 23%自主可控

其实环顾全球,中国制造业与其他先进国家仍有很大差距。中国工程院上月底发布《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称,2019年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指数仍居美、德、日之后,在十三五的5年间排位未变,续居第四,「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此外,中国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优势指数也远低于发达国家,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占国内市场需求约70%、传感器晶片占比达90%,「高端机床装备、高端工业软件基本被国外垄断」。中国工程院院士单忠德解读报告时称,中国制造业虽在规模上优势明显,但质量效益仍是「最大短板」。中国工程院2019年统计,26类制造业中,中国自主可控的产业仅占23%,10类产业对外依赖度高,同时15类产业与世界「差距大」(见表1)。

为弥补短处,中国近年不断增加有关开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2019年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约22,143.6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增2465.7亿元(12.5%);其中基础研究经费达1335.6亿元,按年增长22.5%,不过对总经费占比6%,仍与美国的同类经费投入相距甚远(见表2)。上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首次提出「要抓紧制订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不过,长期研究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改革的孙立坚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中国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目前海外还没有可取代「中国制造」的产业群,只是出现碎片化的供应链转移现象:「中国到现在为止制造业优势没有完(用尽),这也是制造业在疫情时期也在创造巨大出口订单的原因。制造业的上下游主要还是在中国。」惟他亦提醒,随著印度、越南等更具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逐渐在全球供应链调整中分一杯羹,中国制造业需未雨绸缪,向「内循环」转变。

所谓面向内循环,即是中国改变中国人才、产业长期以来服务海外消费者、国内沿海城市高收入消费者为主的状态,转而注重中国潜力巨大的三四线城市市场。

对于「十四五」时期发展重点方向,孙立坚强调,中国急需解决技术和订单「两头在外」的问题,最重要是将经济增长方式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首阶段是做好双循环,以内循环为主导激发国内市场的消费力;外循环方面,尽管欧美「断供」技术和订单,中国制造仍可走向「一带一路」国家,向成员国复制数码经济的成功经验,比如电子商务、5G通讯等,意味著制造业最终要走向「生产性服务业」;第二阶段则是高端技术的创新研发,提高核心竞争力。